焦虑症是心理疾病吗?如何改善?
感谢邀请。
焦虑是人类常见的一种情绪,可以说,如果没有焦虑,那么人做事就会毫无顾忌,整个社会都会乱套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正因为有焦虑,才能迫使我们做事要有充分准备,迎接各种挑战,比如考试。
1.正常的焦虑有直接的原因,消除诱因可以减轻和消失;病态的焦虑不一定有直接诱因,甚至毫无诱因就会出现,消除可能的诱因并不会减轻或消失,会反复出现。
2.正常的焦虑在经过开导和时间推移,会慢慢好转和消除。而病态的焦虑会长期存在,一般在三个月以上。
3.正常的焦虑由于发生时间短,不会有明显的躯体症状;而病态焦虑由于时间长,往往出现躯体症状,比如心慌、气短、头痛、手脚发麻等等,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
对于病态焦虑,一般要进行药物治疗,同时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疗程一般在一年以上。
如果觉得满意,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定期更新原创医学科普文章。
首先需要区分焦虑情绪、焦虑状态和焦虑症。焦虑情绪是人正常、基本的情绪,人在受到伤害、攻击、威胁;遇到危险;感到可能失去重要东西的时候都可能出现这种情绪,主观感受多是紧张、担心。也存在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反应,比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多汗、口干、呼吸加快等,行为上可能会表现为逃避或者攻击,等等。正常的焦虑情绪持续一段时间,通过人的自我调整会缓解或消失。如果焦虑情绪持续时间过长,或焦虑的程度与客观***不符,显得“小题大做”,就成为病理性的焦虑状态,如果符合焦虑症的诊断标准,就会被诊断为焦虑症。
如果存在焦虑情绪或者焦虑状态,可以通过跟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多运动、多户外活动、多做放松练习等方式自我调节;也可以静下心来想想焦虑的内容是什么,遇到了怎么样的问题,有什么解决办法,通常焦虑是因为感到对未来的人事物不可控,比如考试焦虑、工作汇报焦虑、相亲焦虑等等,一旦我们找到解决的办法,控制感增加了,自信心上来了,焦虑就会降低甚至消失。
如果存在焦虑症,建议及时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来专业解决。焦虑症是心理疾病,心病需要心医。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会与患者一道,探索导致焦虑的根本原因,找到并处理掉,症状自然消失。
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如果自我调节焦虑情绪、焦虑状态不奏效或者实施困难,建议尽早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来专业解决。
谢谢邀请,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但老师,汉惠心理工作室负责人。
焦虑不是心理疾病,焦虑症是心理疾病。
焦虑是每一个人都有的一种情绪。这个焦虑基本上是基于现实,对未来未知的一种担心。比如考试前,我们会有考试焦虑。在做一个演讲之前,我们会有一些焦虑。在有压力的时候,我们也会焦虑。适度的焦虑对我们是有利的,它可以让我们集中注意力,焦虑中还有的另外一个部分就是行动力。所以焦虑的人往往是比较有行动力的人。焦虑中还有一个部分是担心。正常焦虑中,这个担心的分量是我们可以承受的。
焦虑症中的焦虑是漂浮性的焦虑。没有具体内容的交流。所以焦虑症患者他时刻处在焦躁不安中,他自己也不知道在担心什么。就是莫名的漂浮的焦虑。这种焦虑已经影响到他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了。比如坐卧不安,来回走动,严重失眠,有时候会有濒死感,窒息感,没法工作学习。所以焦虑症是心理疾病。它是需要经过严格的诊断才能确诊的。所以请伙伴们不要给自己贴标签。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以及我在咨询工作中的观察。大家可以和我的观点不同。我尊重每一位和我观点不同的人。我也尊重每一位和我观点不同的人的每一个观点。
可以重新定义一下这个问题:
1、焦虑从哪里来?
2、焦虑有什么用?
3、怎样管理或者降低焦虑?
第一个问题:焦虑怎么来的?
让我们从一个日常场景出发,看看焦虑怎么产生的。
***设你正在客厅里,跟客人喝茶聊天,就是一些家长里短,天气也很好,一切都很和谐舒适。
突然,你5岁的孩子从房间冲到客厅,一定要你陪他玩,你轻言细语地拒绝了他,并出了一个主意给他让他自己玩。结果孩子放声大哭,这时候你整个人都不好了(焦虑)。开始恐吓孩子,这当然只会让他哭地更加大声,并且开始满地打滚。
送走了客人,你回想起来,发现孩子反复多次出现这种情况,你感觉他脾气暴烈,并开始担心起他的将来(焦虑)。
这个场景,暗含了焦虑这种情绪的三个关键字。
①失控。当我们感觉到安全的时候不会焦虑,安全意味着,周围的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一旦出现某个无法掌控的因素(比如哭闹的小孩),焦虑感就会升起。
②未来。从低一点可以推断,焦虑是指向未来的一种情绪,因为最难以掌控的莫过于“未知”,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无法准确预测,因此必然产生焦虑。因此也可以说,焦虑的根就是对未知的[_a***_]。
③能力。能力决定焦虑的程度,***如孩子哭闹的时候我们有一套应对之法,我们不会焦虑。如果对于明天的考试,我们有自信能够考出好成绩,也就不会过于焦虑。
所以,焦虑是必然存在的,当然不是一种病,只有当焦虑的程度让你无***常生活的时候,我们才可以大概将其划为“焦虑症”。但仍然不提倡使用“疾病”这种概念,它只是一种心理问题。
第二个问题:焦虑有什么用?
试想你正在丛林中***摘浆果,这时一只狮子跳了出来,站在你的面前。
你不是一个焦虑的人,你云淡风轻微微一笑:“好大的狗”。于是很快,你就成了“大狗”的盘中餐。
焦虑会让人很不舒服,这是我们不愿意焦虑的原因。但实际上,正是这种“不舒服”的感觉推动我们去做一些事情,以便能够摆脱它。
这就是焦虑的用途:做事的动力之一。
当你明白焦虑跟你的能力相关时,你就会不断提升能力,去降低自己的焦虑感。能力高的人做要求低的事情,会感到无聊;能力低的人做要求高的事情,才会有焦虑。焦虑说明你的能力不足以匹配当前的事情,因此会促进你不断提升。
但当它过于强烈,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也是第三个问题:如何管理或者降低焦虑?
有两种管理方案:一种是短期的、当下的;一种是长期的、可持续的。
短期方案:通过对自我神经系统的调节增加对焦虑的耐受。
运动:运动是一种极佳的方法,通过身体的锤炼,不仅强健体魄,更能增强意志力。
正念:此方法已经被引述太多,在发达国家的大公司基本上是标配了。
脱敏: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分等级靠近焦虑之物,慢慢降低对此物的焦虑。
长期方案:通过重拾控制力降低焦虑的感受。
清晰化:让事情变得具体,因为焦虑的对象有时候很模糊。这时可以将它具体化为一个目标,然后将目标进行拆解,步步为营去实现它。
时间管理:如果焦虑是因为事情太多,则需要一点时间管理的能力,把事情条理化,一口一口吃掉。
提升能力和自信:这是终极解决方案,一个自信的人是很少焦虑的,因为他始终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将发生的事情。
焦虑不全是坏事,也不全是好事,只是生活里的平常事。相信我们都能够以焦虑为翅膀,飞向更高的地方。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mansandhaikus.com/post/10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