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病人的抢救有没有价值?当家属要求对病人放弃治疗时,医生一般会怎样做?
对于如何判断病人的抢救有没有价值,其实是有很多因素来决定的,同时也跟不同的病种有关。
像我们从事的心脏专业,拿心脏疾病来说,也要看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是否合并其他的疾病,发病时的状态,以及病史的长短等等。
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
比如说一位多年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或者一位多年的慢性心肌病患者,他的心脏其实已经非常衰弱了。此种情况的患者在临终或者是病情恶化时,也一定会有很长的病史,进而发生一些心脏骤停或者是呼吸停止,对于这种病人的抢救,可能只是一个暂时的维持,即使当时抢救好了,患者的病情可能还是会反复发作甚至加重。而且如果这种患者一旦发生猝死,抢救过来的可能性也相对是比较小的。
而如果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既往没有太多的病史,一旦发生了心脏骤停,那么即便他心脏骤停的时间比较长,也要给予持续的抢救,包括心脏按压或者人工呼吸等等。因为他的身体其他器官是健康的。
所以说判断病人的抢救有没有价值也要因人而异。对于一个非常衰弱的患者,我们首先要看他能否存活过来,存活过来能否有意识,这都是非常重要的标准。
无论患者是一种什么状态,我们都要竭尽全力去抢救
但是从医疗的角度来讲,无论患者是一种什么状态,我们都要竭尽全力去抢救,而不能说患者身体状态很弱,我们就放弃抢救。
从这个角度来讲,只要有一线希望,患者就有存活的可能,这也是目前所有的人,包括社会、家庭所认知的。甚至有些人已经发生了脑死亡,而只是呼吸机和起搏设备在维持着,但是这个人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还是一条生命。
所以说判断患者是否有抢救价值,不仅仅是患者生理上机体上的判定,还有一个社会学上的判定,我们不能轻易地说一个人没有价值了而放弃他。
对于第二个问题,家属放弃时,医生怎么做?
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家属对决定一个患者是否有抢救价值,意见不统一,其实这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难题,但是只要有不同意放弃抢救的家属,我们就要一直坚持抢救。
而即便是有的家属选择了放弃,而医生认为还有抢救价值时也不能轻易地放弃,因为患者的家属有时并不知道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医疗的情况,他可能会在绝望中做出一些错误的选择,所以,此时就需要医生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给出贴合的治疗,有一线希望就要对患者做出抢救。
如果患者真的是没有了抢救价值,呼吸和心跳骤停已经很长时间了,那么家属选择放弃,我们也是要尊重的,这种患者其实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全身状况特别不好,心跳骤停时间很长,抢救过来的可能性很小,这样的患者在家属选择放弃时,我们也要不得不放弃。因为到这时,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社会学上来讲,此时的患者都已经没有了存活的可能。(作者:田颖医生 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联合创始人)
(医患家特约回答:急诊科欧阳医生)
在对于危重患者,尤其是那些即使医生拼尽全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医疗设施和药物进行抢救,但最后预后仍然很差的患者,治疗的价值究竟有多大?该不该放弃治疗?如果家属要求放弃治疗医生会怎么做?在回答这些问题以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以下发生在急诊室的真实案例。
案例:患者是一名28岁的男性,由于发生***入院,入院时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全身发凉,肢端青紫,血压几乎测不到,脉搏微弱,呼吸不规律,有经验的医生一看就能辨别患者已经处于休克失代偿期,完善检查后除去多发性的软组织挫、裂伤等除外,危及生命的诊断就有:肝脾破裂、失血性休克、颅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高压症、脊髓损伤。在患者入院以后治疗期间出现心脏骤停3次,经医生极力抢救才维持住生命体征,纠正休克的同时联系相关科室进行急诊手术,手术后患者就被送入ICU治疗,虽然医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但是患者入院以前就发生休克,并且从发生***被发现后被送到医院又耽误了一段时间,因而未能及时得到救治而发生永久性脑损伤,加上脊髓损伤、颅内高压症,患者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基本的生命必须得靠呼吸机、静脉营养维持,全身几乎插满了胃管、导尿管、引流管等各种治疗和抢救用的医用管子,生命尚且要靠复杂的仪器来维持,就更谈不上拥有一个好的生活质量。家属始终未曾跟我们提出放弃对患者治疗的请求,但是不幸的是患者由于长期卧床、静脉营养以及休克等原因,继发全身多系统感染、肾功能衰竭而最终死亡。从入院到死亡,患者在ICU呆了整整一个半月的时间。看完案例,我们再来探讨文章开头所提到的几个问题。
1. 如何判断患者病人的抢救价值?
就如案例中所述的那样,28岁的年轻患者,从医学的角度分析,由于存在永久性的脑损伤,他损伤的大脑组织无法恢复,再加上他后续发生的肾功能衰竭,因而即使他能够和我们医生合力去跟死神打赢那场无形的战争而得到一线生机,但日后他的生活质量也会很差。作为一名医生,我无法(更不忍心)去评估患者的抢救价值,因为一来我的天职是救死扶伤,再者患者本是这个社会群体的一员,我不能、也没有权利用衡量物质的尺度去衡量他的生命,我只会评估患者的预后以及他日后的生活质量如何。而评估预后以及他日后的生活质量就需要从患者的目前的状态、疾病的严重程度、并发症、以及医学领域内相关疾病的诊疗指南和预后研究等综合评判,例如胰腺癌晚期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都极差。
2. 该不该放弃治疗?如果家属要求放弃治疗医生会怎么做?
对于那些即使医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医疗设施和药物进行抢救仍然可能会导致人财两空的患者,“该不该放弃治疗”这个问题就跟“支不支持安乐死”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许多人认为那些在奄奄一息的病人身上用最先进的技术来延续生命的“无效治疗”手段是一种对患者的折磨,因而要根据患者或家属的意愿在合适的时间选择放弃治疗是对患者照顾与关怀。但是也有许多人不支持放弃治疗的做法,就像案例中所展现的那样,一个28岁的年轻生命,他有[_a***_]的家庭,他需要去扛起作为一个儿子、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的责任,家中有亲人热切的期盼和等待,只要有一线生机必当全力以赴,怎么能说放弃就放弃。曾经听到过一个医生同行的案例供大家参考,他在自己母亲被送进ICU 以后,在知道真实的病情后选择了放弃治疗来给母亲最后得尊严,但是在母亲离开以后的一年之内,他始终无法接受母亲的突然离世,如果再有一次选择的机会,他可能不会做出当初的选择,毕竟每个人都有社会属性,不单单是生命的延续,与之共存的是人的情感。
如果家属要求放弃治疗,医生也会综合考虑后做出决定,毕竟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医生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病人死亡。在面对患者家属因各种原因要求放弃治疗时,医生也会感到很困惑,但是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放弃治疗也是患者的权利,当患者丧失意识的时候,患者权利为患者的直系亲属代为行使,对于患方的合法权利,医生应该尊重,医生医疗在完善书面的放弃治疗的相关文书后,跟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按照医疗和合法的相关程序执行,但不是简单的终止治疗或拔出所有生命支持装置,因为医生的所有行医行为首先得合法。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mansandhaikus.com/post/10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