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治蜜蜂欧洲幼虫病?
具体如下:(1) 病原:欧洲幼虫病是由蜂房链球菌引起的。(2) 症状:发病初期,染病的幼虫由于得不到足够的食物很快死亡,虫体变松软并腐烂,呈褐色,放出酸臭的气味,可能只有少许臭味或没有臭味。(3) 防治方法:当发病的范围很小,可***取换正和药物治疗;发病严重时,烧毁严重发病的蜂群是控制传播的最好办法。① 换掉病群蜂王:蜂***病初期,用新交尾成功的蜂王#老蜂王换掉,有良好的效果。年青的蜂王产卵快,促使清扫工蜂更加积极地清除病虫,蜂群能迅速恢复。② 药物治疗/使用盐酸土霉素可溶性粉饲喂,每群200毫克(,按有效成分计)与1 : 1糖浆适量混匀,隔4?5天1次,连用十天,***蜜前6周停止给药。
16世纪造成墨西哥人口下降的是什么病?
1521年9月13日,西班牙殖民者科尔特斯率军攻破阿兹特克首都特诺奇蒂特兰城(今墨西哥城)。由于欧洲传播来的天花在阿兹特克境内肆虐,加上投靠西班牙的印第安部落的配合,西班牙殖民者紧靠数百士兵就攻破特诺奇蒂特兰,并在城中大肆***,随后将城市夷为平地,墨西哥由此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说实在的,没有天花扫荡阿兹特克人,就靠西班牙那点人吃也被阿兹特克人吃光了。难以想象阿兹特克人在看到这种极为可怕的疾病在自己族群中蔓延会有多么绝望和无助。封闭的、不与外界联系的文明是脆弱的,当时的美洲如此,澳洲也是如此。
欧洲13世纪的黑死病是怎么回事?怎么样得的?
是13世纪吗,应该是14世纪四五十年代吧。
“黑死病”也就是鼠疫大瘟疫,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罗巴。搞死了差不多两千五百来万的欧洲人,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近三份之一!人类历史最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因战争而死去的总人数才为其人口的百份之五左右。
“黑死病”怎么来的?说白了就是烈性传染病------鼠疫,鼠疫杆菌由感染鼠疫的啮齿动物(如鼠类)由蚤叮咬传染给人,还有另一种更有效率的传染方式,即通过呼吸,直接从空气中进入人类肺部。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员:淋巴细胞和白细胞不仅无法杀死鼠疫杆菌,反而自己也会成为它的寄主细胞。患黑死病的人会有发烧、咳血、脱水、昏迷、幻觉、腹泻、淋巴肿大、皮肤溃疡、皮下出血等症状,该病因患处的皮肤常常变成蓝黑色而得名。发病后一般病人多则四五天,少则数小时,即将死亡,死亡率基本上是百分之百。每年秋天是鼠疫爆发传播的高峰,因为那时是家鼠的生育季节,鼠蚤也随之大肆繁殖;在冬天几乎不发作,原因是啮齿类动物在那时冬眠,鼠蚤也随之休息几个月。而引起鼠疫的鼠疫杆菌直到1894年才被发现,而当时对鼠疫认识及防治措施不够,无特效药也无有效的隔离措施。因此“黑死病”得于疯狂肆虐了欧罗巴五六年。
我是橙柿集团荣誉总裁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从1300年前后一直到15世纪中后叶,世界各地灾难不断,其灾难之严重,持续时间之久,让许多人陷入了绝望,其中尤以在欧洲蔓延的黑死病所造成的危害最为惨烈,有2500万欧洲人丧生。
黑死病是因其可怕的症状而命名,其典型症状是患者的皮肤上会出现许多黑斑。病菌是通过老鼠传播的。一旦染上此病,人会高烧不退且精神错乱,然后痛苦地死去,根本没有任何治愈的可能,大部分人在感染后的四十八小时内就会死掉。
黑死病最初是于1339年在中亚地区爆发的。随着带着黑死病病菌的老鼠的东奔西走,瘟疫开始迅速蔓延。其结果是印度人口锐减,蒙古统治下的西亚、美索不达米亚、亚美尼亚等地区尸横遍野。1347年,黑死病传到了横跨欧亚的君士坦丁堡和亚历山大城。次年初,上述两座城市的人口死亡数量剧增,亚历山大城一天就至少死亡1000人。而埃及另一座大城市开罗平均每天死亡至少7000人。
欧洲的灾难开始于1347年10月,一艘载有黑死病细菌的老鼠的船只从克里米亚半岛来到了西西里岛,该岛迅速被瘟疫笼罩。1348年初,黑死病蔓延到了***和热那亚,随即扩至整个意大利。富裕的大城市佛罗伦萨受灾最为严重,城里的95000人死掉了55000人。与意大利毗邻的国家法国希望将瘟疫拒之门外,但为时已晚,黑死病已经在港口马赛登陆,并由此进入了西班牙,开始蔓延。1349年,英格兰南部和爱尔兰相继受到黑死病的威胁,随之瘟疫又扩展到了德国北部和北欧的瑞典。1532年,俄罗斯也未能幸免。
据估计,14世纪的100年中,欧洲有大约2500万人死于黑死病,占当时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不过,这次流行并没有到此为止。直到15世纪末,欧洲每十年就遭到一次黑死病的袭击。至于究竟有多少人死于黑死病,对于今天的人们仍是一个不确定的数字。此后300年间,黑死病还曾多次暴发,可能总共杀死了多达2亿人。当时许多人将这场瘟疫视为“上帝对人间罪人的惩罚”,是“没有药可以克服或减轻的疾病”。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mansandhaikus.com/post/1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