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心理疾病,正视心理疾病的表现

huangp1489 2024-06-19 26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1. 从来不承认自己错,不正视自己,吵架不讲理还威胁恐吓对方的人是不是有心理毛病?

从来不承认自己错,不正视自己,吵架不讲理还威胁恐吓对方的人是不是心理毛病?

这种人比较极端,自大,自以为是,生气一般只考虑自己,只想占上风,一定要吵赢,别人认错了他心里才会舒服,甚至不分是非错的,也要别人认错,就是一种自以为是的自大狂,这种人一般非常的固执己见,很容易恼羞成怒非常极端又爱面子,从不服输,对于这种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不理他不跟他吵,因为越吵他越来劲!并且生气时候说话特别伤人,只图自己心理快活

关如这个事情社会上确实存在着这样的人,对一切事情从来不看在眼,总自己认为自己比谁都好,不管做什么事错不在自,全部是别人的,如果别人劝的他还不听,马上就和别人打架,往往无中生有,打个比方,有两个人一起说话,他过来之后别不说了,他就能说别人在背后说他,就能和别人吵架,如果别人在走路的时候正好遇过他的时候随使吐了一口啖,他能说别人有意吐他,又能和人家吵起来,这样的事太多了就不一一说了,关如这样的人我的认为一般心里是有问题的,也可能精神方面多少也有点问题,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了什么打击,出现很多幻觉,我认为有个很好的心里导师来给他心里指导是非常必要的,最好再去医院检查一下精神方面,再配和心里导师,应该是事倍功半吧!

1. 为了避免认知失调

正视心理疾病,正视心理疾病的表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认知失调,指的是当自我认知和另一种认知/信念发生冲突时,人们会产生的一种精神上的不适感。

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认知是比较完美化的、认为自己“不应该犯错”,那么一旦有人向ta指出错误、威胁到了他们的自我认知,他们就会自动进入防御模式。而如果承认错误会付出的财务、感情、道德风险越高,自我遭受的威胁越大,人们的防御程度会越高、会更加激烈地拒绝认错。


正视心理疾病,正视心理疾病的表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虚***记忆成为帮凶

事件过去,我们需要回想时,大脑会依照能提升自我(self-enhancing)的方式对记忆进行加工,将一些细节拼凑在一起,变成一段符合自己观念的、像模像样的故事。但这些故事中的片段,可能是当时真实发生的,也可能是道听途说、甚至凭空捏造的。

同样,当人们被指出错误时,他们的记忆也可能发生扭曲,会按照更有利于自己的方式,重新编排这段记忆:可能会歪曲一些细节、或者重构***的顺序、或者索性将一些不利于他们的部分忘却。这些都是无意识进行的,人们不会意识到是自己有倾向地合成了这段记忆,或者他们的记忆并不够准确。

正视心理疾病,正视心理疾病的表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 我们只相信我们已经相信的

当我们从其他人那里接受一个新的讯息时,我们会将它们和自己的信念进行比对,把符合自己信念的信息认为是理性的,而将不符合我们信念的信息认为是错误的,并且觉得那些持有不同观念的人之所以会反对我们,是因为他们存在偏见、不够理性,而不会意识到是自己的信念出现了错误。这也是为什么在很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争论中,人们很难放弃自己的立场。

4. 沉没成本太高昂

沉没成本指的是由于过去做出的决策造成的、无法被取回或者改变的成本。我们前期投入的沉没成本越大,我们越倾向于去维护已经做出的决策。因为一旦承认自己之前做出的决策是错误的,意味着之前所有付出的金钱、时间、精力也都成为无效的浪费。

那些很难承认自己错误的人会经常以自我为中心,而且是一个好胜心强的人,对别人的言论其实是在意的但是ta们却不承认,对别人的对自己不好的看法一定要扭曲过来,ta们会觉得自己在别人心里是很完美的。

从来不承认自己错的人,未必有心理疾病

在我们的生活或职场中,有的人从来不认为、不承认自己错,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是正义的一方,将对方置于错的一方。而且争执或吵架时,还出言不逊,威胁恐吓对方,这样的人虽不多见,但确实存在。

单纯以这样的行为,就怀疑或给对方贴上心理有病的标签,未免偏颇、武断。

人有个体差异,每个人的性格人格特质不同,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只是存在差异而已,无可厚非。

提问的朋友感觉你周围有这样的人,而且已经对你造成了一定困扰,让你很压抑、愤怒。急于摆脱、远离此人,所以认为对方疑似有心理疾病

能理解你的苦衷,只是心理正常的人,也会偶尔有情绪、行为过激的时候。

如果一个人,无论做任何事,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只能说明此人比较偏执,在他们 的世界里,非黑即白,非对即错,二元对立严重。没有灰色、过度地带,较极端。

这样的人很容易将别人视为对立面,产生敌意,时刻处于防御状态。在他们的人生字典里,“与人斗其乐无穷”。

如果了解他们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或许就会理解,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行为表现

在童年时代,父母对他们忽略、缺乏关注。从来不认可、肯定他们,甚至认为做得好是应该的,做得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就会指责、批评,甚至批判他们。

让他们体会不到被重要他人(父母)认同的体验,从而形成自卑、低价值感。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赞美、表扬,但是父母认为不能轻易肯定,那样会让孩子骄傲、自负,对他们的成长、成才不利。

***用的是“鞭策法”,时常敲打孩子,让他们不至于“跑偏”。这也是“中国式家庭”的普遍做法。

孩子因为父母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内化为自我评价,认为自己就是能力有限,就是不行,从而形成固定的认知模式。成年后,即使自己在某些方面做得很好,他们也不认可自己的能力。

但是他们又极度想得到父母的认可,将这种潜意识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会将对方投射为自己的父亲母亲,一旦对方颇有微词时,就会拼命证明自己是对的,希望对方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只有将对方***设为错的,才能证明自己是对的,用他人衬托自己。所以才会不讲理,甚至威胁、恐吓别人,让对方同意自己的观点,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行为背后必有动机,当我们看到他们的动机,心理需求时,是否不再那么愤怒,感觉他们也挺不容易,委屈、无奈的。

面对这样的人,如何去做

可尝试以下三种方法:

1.敬而远之。

如果你与他们水火不容,格格不入,可以敬而远之,不与之产生交集。

2.觉察自己。

可以觉察自己,他人是自己的镜子,你只所以讨厌对方,是否对方身上有你的影子。也就是你也有相同特质,才会如此在意对方的言行举止,主要对你的态度,以及认可。

不接纳对方,也就是不接纳自己。先从接纳自己做起,只有真正接受并不完美的自己,才能接纳别人。

3.共情对方。

如果你必须与他们有交集,那么在沟通时,先肯定对方说的有道理,然后再讲自己的想法。也就是先感同身受对方的情绪、想法,再表达自己的认知。

不是直接否定对方,让他们产生对立、敌意感受,然后就是情绪的表达,而不是表达情绪。

总之,总认为自己是掌握真理的一方的人,即使行为表现有些过激,未必有心理疾病。最多是需要自我成长的人,希望你能找到与之相处的适宜方法,和谐共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mansandhaikus.com/post/1828.html

相关文章

老师的心理疾病,老师的心理疾病有哪些

遇到一位语文老师,内心扭曲自私,自己成了被残害的对象,作为学生该怎么办?心理医生会抑郁吗?遇到一位语文老师,内心扭曲自私,自己成了...

其他疾病 2024-10-18 阅读1 评论0

心理疾病认定流程-心理疾病认定流程图

什么是心理发展危机,埃里克森是如何界定的?一些有心理疾病的人为什么自己还不承认?如何和一个有心理疾病的人谈心?精神病人一般从外表能...

其他疾病 2024-10-18 阅读3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