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心理疾病的人特别多,是跟什么有关系呢?
您好!
我是心理咨询师成都秋水长天。
您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从最近的贵州公交车下河、杭州女失踪等事件来看,无论是出自社会的因素还是自身的因素,个体心理健康程度都是最核心的因素。现在有心理疾病的人,让人感觉越来越多了,有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各种心理疾患者多达一亿多人,仅抑郁症就是5400万。这是一个庞大的数据,更是一个让人担忧的数据。并且还有越来越增长的趋势。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
首先,过去,人们耻于谈论心理疾病,总觉得是不正常的人,是疯子。实际上,在心理疾病上能真正被称为疯子的人的比例是很小了,主要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格障碍症患者与一些重度的神经类疾病,如重度抑郁症等。以前人们耻于谈论,并不等于没有,而现在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医学技术与心理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接受自己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一些情绪性的问题。
其次,随着信息化的深入,网络的发达,压力越来越大,知识越来越碎片化,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如面对面的蒋王与沟通越来越少,更多的人沉溺于手机、网络游戏等虚拟世界里,从而逃避现实的压力、一些焦虑的情绪、不爽的情绪,弥漫着,而得不到有效的纾解与释放,从而影响人的健康。须知很多事情,不是逃避就能解决问题,而是需要在面对的过程脱敏。
第三,由于社会的开放度越来越高,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更多的人在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上摇摆不定,接收的信息却又自相矛盾,这又助推了个体信仰与精神世界的迷惘,从而缺乏真实的满足感、安全感与幸福感,久而久之,积累成这样那样的心里疾病。
第四、心理疾病是个大概念,并且不是绝对的。比如就某个人来说,也许一些社会变故亦或现实挫折,使其备受打击,一时之间情绪难以掌控,在当时也许是心理健康忠诚度较低,但当事情过去之后,情绪释放之后,又恢复到生龙活虎状态,生理健康程度提高了。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个人认为,需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对世界与他人的理解,更好地体贴自己的内心,回到真实的生活中,所谓在红尘中修养,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里,体验自己对自己、他人与社会的感受,从而才能让自己更好地生活着、愉快地生活着。
1. 社会发展
社会的快速发展,让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而人的生理心理节奏赶不上这种变化,被迫适应这种环境,导致很多情绪得不到缓解和修复,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2. 文化导向
基本上文化都倡导文明的不断发展前进,即使知道快速的发展会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对***的消耗,对环境的破坏,对人自身发展的负面影响等等,但任何事情都阻挡不了这种发展的脚步。
虽然有一部分人已经开始重视环保,重视新能源的开发,重视人积极心理的培养,但是这种速度,远远弥补不了被破坏的速度。
所以,心理问题慢慢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3. 媒体宣传
媒体宣传总是更倾向于把目光投入到所有负面的事物之上。因为只有负面的信息才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所以,大部分的宣传都是关于压力、焦虑、恐惧、抑郁等等。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些负面情绪影响。
但其实,也有很多人积极乐观,在自己的岗位上安心做着自己的事情。所以,我们自己还是得懂得区分。尽量让自己保持好的心态。做好自己的事情,才不至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最近今日头条发布一篇英国科学家的研究,说学习宗教信仰的人,大脑白质厚度比不学的人厚,因此,他们发生抑郁症的机会也少。按照我们中国人的说话,如果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就可以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现在患各种心理疾病的人非常多。感觉像瘟疫一样腐蚀着青少年。现在的经济条件,家庭和学校的设施,都是非常好了,但是,问题孩子逐渐增多。这是100多年我们中断了传统文化学习。习***提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就是这样的道理。所以,要消除心理疾患,必须回归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上来。
你好,我是心理医生老沈,有失眠、抑郁、焦虑、精神分裂、双向障碍等精神心理健康问题,可以关注我私信我,了解更多知识!
心理疾病,是指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而使自己思维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发生了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的现象。心理和行为上偏离社会生活规范程度越厉害,心理疾病也就愈严重。长期过度紧张[_a***_]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疾病。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可能使人产生精神病变。
心理疾病是很普遍的,只不过存在着程度区别而已,而且现代文明的发展使人类愈发脱离其自然属性,污染、生活快节奏、紧张、信息量空前巨大、社会关系复杂、作息方式变化、消费取向差异、在公平的理念下不公平的事实拉大、溺爱等,都使心理疾病逐渐增多并恶化。
心理疾病种类很多,表现各异,而且有可能出现更多的以前都没有注意到,或已经合理化(不认为是心理疾病)。随着时代变化新发现的心理疾病也不少。
1、善于自我调节
为了保持良好情绪,预防心理疾病的出现,应该学会至少一种自我调节方法。比如走进大自然、欣赏音乐、多接触阳光等,这些美好的感觉往往是良好情绪的诱导剂,会使你心情愉快。
2、培养业余爱好
适度紧张的工作可以避免心理上的失落感,而充实的生活可改善人的抑郁心理。培养业余爱好可以有效调节和改善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进而消除疲劳,以缓解紧张感,对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有很好的效果。
运动能有效地增强肌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且能促进脑细胞代谢,使大脑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提高工作效率,延缓大脑衰老。
4、正确认识自知与社会的关系
要根据社会的要求,随时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使之更符合社会规范。要摆正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个人得失、成功与失败。这样,就可以减少心理失衡。
5、保护心理宁静
面对大量的信息不要紧张不安、焦急烦躁、手足无措。保持心情宁静,学会吸收现代科学信息的方法,提高应变能力。最后,要尽量多的设想出获取它们的可行途径,并选择一个最佳方案行动,从而减轻个人的心理负担,又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我是从事心理学及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心理老师左叔,我来回答你的提问。
第一,现在有心理疾病的人不是特别多,从我国心理疾病患病率来看,官方统计的发病率是抑郁症患病率达到2.1%,焦虑障碍患病率达4.98%,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581万人,心理疾病发病率在5%左右。
第二,心理疾病的形成主要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性因素有关。但是具体到不同的心理疾病,不同的人来说,每个患心理疾病的人的致病原因是不一样的。
从生理因素来看,人的生理功能的改变,大脑功能的损伤,躯体疾病、身体致残等都能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从心理因素来看,心理承受能力低、自我认知偏差、人际关系紧张、职业发展受挫、情感婚姻不畅、心理发育迟滞等都会成为诱发心理疾病的直接原因;从社会性因素看,重大生活***、生存环境不良、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心理压力应对不当、社会支持缺乏等都会成为一个人心理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
第三,心理疾病种类繁多,从严重程度来看有神经症、***、人格障碍;从临床表现形式看,有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躁狂症、厌食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睡眠障碍等。每种心理疾病的发病原因不同,每个人的心理素质不同,心理承受能力不一样;因此,心理疾病与什么有关,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张三和李四患的都是精神分裂症,但是他们两人的致病因素不一样,张三是遗传因素易感性导致精神分裂症发生;而李四是突发负性生活***、心理承受能力低诱发精神分裂症。
希望心理老师左叔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有不同的看法请在心理老师左叔的评论区留言,我们可以继续探讨,分享彼此的观点。
再次感谢你对心理老师左叔的邀请!
长期不与人社交容易患哪些心理疾病?
长期不与人社交容易患哪些心理疾病?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告诉我们:人本来就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改造了人,人反过来也影响着社会,人和社会是不可分割的。而社会又是人的社会,是人与其他低级动物的本质区别,离开了社会性,人的本质属性也会逐步丧失。
那么,一个人长期不与别人交往,也不参加社交活动,结果会怎样呢?我想会有以下不良后果:
首先,他会患上自卑感的不良症状,最后导致自闭症。这种情况一般从幼儿开始,因为惧怕与别人的交往,喜欢一个人独处。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远离他人就是远离伤害。如果继续持续下去,这个孩子就可能会患上自闭症的。
其次,他还有可能患上人际交往障碍的不良症状,进而导致人际交往恐惧症的产生。在比较强势的对手面前,弱势一方总是被打压,包括嘲笑、讥讽、歧视、排挤等,从而非常惧怕与他人交往,认为自己永远不会被别人接纳。
再次,他还会出现伴随身体的社会功能减退,表现为与社会的脱节或跟不上社会的步伐。比如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辨别能力、反映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肢体协调能力等,都会出现与同龄人差距较大,甚至格格不入的状态。
对于具有这类症状的人,尤其是早期发现者,应该***取必要措施及时矫正。具体方法大致如下:
第一、如果是婴幼儿,应该以游戏的方式,让其主动参与,设计简单的步骤,让其容易完成,并加以鼓励。
第二、如果是青少年,应该寻找没有暴力倾向的孩子与其结伴而行,同时,还应该在遇到敌意时,能对其加以保护,并鼓励其向老师和家长及时申诉。
第三、如果是成年人,应该对其感兴趣的方面加以熟悉和了解,主动与其探讨深层次的内容,鼓励其发表自己的意见,肯定其优点。
矫正一个人的不良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操之过急就会拔苗助长。这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症状,不同的环境对同类型的人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治未病就是从最初的症状发现端倪,从而对症下药。一般来说,心理问题和身体疾病一样,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也就越好。
不知道我是否说清楚了没有,但是其中的核心思想是帮助他、鼓励他走出去,要相信社会人总是好人多。
如有这类问题,我们还可以继续讨论。
图片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mansandhaikus.com/post/2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