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一些仪器测不出来的疾病时,医生会怎么办?
真正的中医,不会用任何西医的仪器诊断病情,通过望,闻,问,切,六经辨症就能知是五脏病变或者是六腑病变,通过八纲,阴,阳,表,理,寒,热,虚,实,就能知道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就能准确诊断病情,精准用药,达到治愈的目的。
气无形,看不见,摸不着,随物方圆,水透明,看的见,摸的着,随物方圆,试问?如果气与水在人体内发生病变,西医不用针抽气抽水,仪器能检查出来吗?如果查不出来,敢处方用药吗?
谢邀!
好的医生,除了在人文方面对患者的关怀之外,还有一种对真相的洁癖。
很多人包括患者和医生,都认为仪器能够检测出所有的问题。实际上,即使有这样的仪器,一家医院也不可能全部买来。也总有一些疾病,不是依赖仪器来诊断的,
面临疑难杂症时,仪器提供不了任何诊断的依据,有经验的医生也不会气馁,因为至少还能获得一些排除线索。
所以,如果碰到仪器检测不出来的情况,医生会从以下方面来协助当前的诊断:
详细的询问病史
详细的询问病史,能够了解病情发展的过程,并从病情发展的过程中,了解到病情的变化,再根据病情的变化,和既往诊治过的疾病做一个类比,推测出疾病的大致方向。
曾记得有一个艾滋病感染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与治疗效果背道而驰的症状,百思不得其解。我开始怀疑药物是不是有问题,但是别的患者有用。
有一次查房,患者抱怨吃药太难受,我突然有一个念头闪过。于是打开患者的床头柜,听到一种异常的声音,结果,在床头柜的夹层里面,发现很多各种熟悉的药片……
原来,患者吃药以后,由于害怕不良反应,偷偷的将每天发的药物藏起来!在真相大白的同时,心里非常内疚没有考虑犯罪的感受。
认真的体格检查
认真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是任何仪器都无法取代的。仪器能够检测到体表温度,但没法检测患者的每一寸肌肤。
曾诊治过一个发热患者,多方求医没有好转。我感觉患者的发病,跟去过的某个地方有关系。于是,把患者的全身做了一个检查。
在一个非常隐秘的地方,发现有一个小小的结痂。推断出患者是恙虫病。后来,把血样送到省疾控中心,最终确诊为恙虫病。
这是通过一种叫恙螨的昆虫叮咬,把其体内携带的恙虫病东方体带入人体的感染。疾病诊断后,治疗就势如破竹了。
证据的组合判断
看病如同破案。
当没法亲眼看见某个原因引起的病理变化过程时,需要的就是从一堆沙子中找到一粒金子的耐心和勇气。
比如,肺结核的诊断就是这样。很多时候,目前所用的仪器,无法在患者的痰或其他标本中,直接找到结核杆菌。这个时候,不能放弃对正确诊断的追求。
破案不一定需要亲眼看见罪犯在实施犯罪行为。看病也一样,没有直接找到结核杆菌,就要从其他的一些临床资料中,找到最接近真相的临床诊断。
看推理***有助于诊断思维的培养
个人很喜欢看推理***,比如东野圭吾、乙一、以松本清张、伊坂幸太郎、阿婆等等。从一些蛛丝马迹中,顺着线索最终找到疾病的罪魁祸首,那种快意,对医生来说,是任何其他事情都无法比拟的。
一般来说仪表查不出来的病,其病在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亜健康状态。比如有的人常感到乏力,去医院捡查却查不出毛病。但如果去中医去看,大夫通过中医的四诊法可能就会发现此患者的症状可能是脾虚了。通过中医的***,针炙等疗法通过一段时间就会调理好。(这也是中医所说的未病)。一但通过仪器杳出有毛病了,也就是说脏腑己有气质性的病变了。(已病)治疗起来就相对的困难了。因此如果身体感觉不舒服,去医院又查不出毛病。健议去中医看看,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器质性疾病可以通过仪器检测出来,特别是西医各大临床科目。
不要过于否定西医的先进医疗设备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其实好多疾病还真仰仗医疗器械。通过现代化医疗设备,让人们的健康得到更好的保障,延续了生命,还提高了生活质量。
CT、RMI等高端仪器的普及,心电监护、呼吸机的临床应用,为现代医学如虎添翼。
在诸多临床疾病中,医疗仪器不能够有效检查出来的最常见的心理性疾病。这是大家应该特别重视的问题。心理障碍得不到及时治疗,特别容易[_a***_]精神性疾病。
经常有被害妄想,总是有一种幻觉有人要杀他。有的还拿着砍刀在街上乱舞,危害社会,危及无辜群众生命。
疯疯癫癫,衣衫褴褛地在垃圾堆里捡垃圾吃,强扭检查却身体硬朗着很,皮厚御寒,身臭防虫。
心理扭曲和精神障碍,在社会上还是蛮普遍的。曾经有一个入学校两年的年轻女教师,成天想自己得了白血病,然后百度上核对自己的症状竟然十分相像,惊恐万分求医,排除了“险情”。
解铃还需系铃人,心病还需心药医。医疗仪器不能够检查出来,但医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临床积累进行诊治。又如癔症,只要配合医生的治疗,也是可以摆脱疾病困扰的。当然,各个科目有各个科目的特殊性,遵从主治医生就对了。
医疗仪器测出身体问题时,也不一定是患病。如果医疗设备测不出病时,我对病人的建议,通常就是外出旅游,走遍祖国的山川大河;如果仍然不放心,那就去找心理医生试试。因为只有在过度医疗时代,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怎样鉴别哪种药治疗效果好?
怎样鉴别哪种药治疗效果好?这个问题问的太好了。因为这个问题并不只是病人想要问,其实更多想要问的人是医生。
真正的好医生看病,理论用的东西并不多,而用的最多的应该是临床。一位好的医生,并不是他的理论基础多么的雄厚,而关键是他的临床经验是否更多!
就像古代有这么一个故事。两个人都患了感冒,而且出现的表面症状都一样。一般医生的做法肯定是下一样的药。但是,临床经验比较丰富的医生肯定不会这样。他会从更细致的方面观察和了解,从而确定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尽管两种感冒外表症状一样,但用药正好相反。
如果你是一位患者,也要通过自己以往的经验和从别人那里获得的经验来确定这种药是否适合自己!而不能只是通过药品的说明书来确定这种药是否合适!另外。就是在和医生进行沟通的时候,要把自己的症状更详细的描述给医生,同时观察医生在临床方面的经验是怎样的?
另外。网洛现在也很先进。可以在网络进行一定的搜索。做前期的简单判断,然后再深入的进行了解。
我就是这样做的。而且学会了很多东西,例如,什么是肾阳虚?什么是肾阴虚?都用什么样的药来调理,等等等等。
首先,得找专业医生,让医生推荐哪几种常用药,疗效好,价格优,适合哪类人群长期应用。
还有比如说,糖尿病,高血压,这类病人,长期用药,久病成医,他们就能签别出,哪个厂家,哪个药名,并且能按病情的等级分类。每个节段使用哪些药。因为他们在使用过程中。保持血糖或血压稳定,并且疗效好,这样得出的结论,为最正确。
有病用药主要还得是要对症下药,一种病往往有多种药可供选择,在自己无主意的情况下,我建议先要去医院咨询专业医生用药比较稳妥安全。小病的话也可自行去药店咨询药店的售货员来选择,但我个人的经验也不可全信,因为有的售货员为店家利益会把价格贵利润大的药介绍给你,让你买,所以,最好让售货员多介绍几种,然后仔细看看说明,看功能主治方面对不对症,副作用等作以选择就可以了。
再一个就是平时多注意收集信息,同事丶同伴朋友多打听对什么病用什么药好,这也是可行的办法!
那肯定是后面的药起作用了呀,前面的药只是控制住了,后面真正的解决问题达到效果的
至于怎么判断那种药是否有效,个人感受是,对症治疗,从根本问题出发,自然效果一点点显现
这个问题太笼统了,你应该指出一个或几个病种来问,比如高血压、糖尿病、或肾病肝病等。无论什么样的药物,首先查看说明书明白用法用量及适应证和禁忌证,还需要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比如治疗高血压或糖尿病的药物除了根据医生要求服药外,自己每天居家监测血压和血糖的值,测量时注意血压要在每天同一时间同一位置(胳膊)同一血压计监测下的值是否稳定在正常范围内,如果是则证明服药效果好!服降糖药亦是如此,每日测自己的空服、饭前半小时及医生要求的其他时间段的血糖值,能维持血糖在一个稳定、医生指定的范围内,那就说明服药治疗效果好!
中医把脉到底摸的是什么,能摸出西医诊断出的疾病吗?
中医看病把脉只是四诊中的一种。通过对相关部位的脉搏用不同力度的按压及根据脉搏的节律,把脉可以对疾病是在表或里,是寒是热,是虚或实等病情的一个初步判断。 中医又把表、实、热归类为阳证,里、寒、虚归类为阴证。这就是中医的阴阳总纲(如向上的,运动的,明亮的归类为阳。静止的、内在的、寒凉的、晦暗的等等属于阴。这就是中医的阴阳学说,而不是天天在网上看到有人黑中医说用阴阳看病。)。分出阴阳后对后面的用药有极大的帮助,正常的治疗方法是阳证(如热证)用阴药(寒药),这样的方法即使你用药不对证,也不会出大问题。这就是为什么中医大家总是告诫学医的治病要辨阴阳的原因。当然加上对寸关尺所定位的脏腑,可以初步断定是如肾虚,肺虚等等(虚也分为阳虚或阴虚),再结合望诊,闻诊,问珍如望舌苔,听声音,怕冷怕热等等表现的症状,就可以判断是肾阳虚或肾阴虚的证候。这就涉及到中医的另一种诊断,脏腑辨证。这里就不多说了。所以如果单单是把脉(其他的三诊不用)就能断病,那水平确实高,估计应该是有这样的高人,但绝对不会很多。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mansandhaikus.com/post/2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