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医是怎样看病的吗?
知道,下面就来讲讲中医是怎样看病的。在过去中医师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坐诊中医师,另一种是游走中医师。坐诊中医师又分两种,一种是又看病又卖药的中医师,另一种是只看病不卖药的中医师,给人看病以后开方让病人去药店里去捡药来服用即可。游走中医师又叫走方郎中,和坐诊医师一样,既有看病又配药的中医师,也有看病后开方让病人去药店买药的中医师。
中医看病简单归纳起来就是八个字:四诊八纲和整体观念。所谓的四诊,即望(望病人的面色和舌象)、闻(闻病人身上的气色气味)、问(问病人的切身感受和得病情况)、切(切即拿病人的寸关尺之脉跳情况),所谓的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整体观念就是从病人的整体表现考虑病情,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一般老道的中医师,病人找来了他只问病人一两句话就开始把脉了。切脉时医师和病人是不能乱动和乱讲话的,一般是男左女右。即男人先从左手脉拿起,然后再切右手的脉。女人是从右手拿起,然后再拿左手的脉。中医师把自己的三个手指头放于病人手腕的寸关尺三个部位上,先轻切后悄按最后是重按以定三部九候出现什么样的脉象(有二十八种脉象)。
给病人拿脉定出是什么病脉以后,中医师会叫病人伸出舌子让自己看看。看舌子的目的是结合脉象判断病人是热了还是寒了,是虚了还是实了。是病在体表还是在内脏,整体考虑过以后这才和病人谈病情。得到病人证实是这种病了,然后再遣药配方给病人以治疗。
切脉是硬功夫,最能体现中医师的医学理论水平。二十八脉中至少要能够分辨出一半以上才能算是个合格的中医师,看舌象也一样绝对是硬功夫最能体现中医师的优劣。一个好的中医师,一看过脉象和舌象大致都能分辨出病人得的是什么病,需给哪方面的药,依据是什么。
所以在学习中医的时候一定要把脉学和舌象学学好,功夫打扎实了才能把病治好。当然了药学和方剂学也要学好,不然的话你尽管定准病了也不能把病给治好。就像战士和武器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战士功夫到家也还要有好的武器对吧。
中医是可以治病的,而且能够治好很多疑难杂症。问题是中医学实在是太难学得好,太难学得精通了。拿《伤寒论》来说,如果你能准确地把握是方用于是症,百分之九十是可以把病症治治好的。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中医是怎么看病的,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个问题已经自己有了答案,有人说,中医是摸脉来看病的。
有人说,中医是舌诊来看病的,看舌质,舌苔。
有人说,中医是通过四诊即望,闻,问,切来看病的。
有人说,中医看病,弄的阴阳,五行理论,玄乎,弄的脏腑辩证,八纲辩证,气血津液理论,经络理论,针灸理论等等,太多太复杂。
中医看病,不仅需要结合患者发病的时间,地点,症状,体征,还要结合具体的检查结果,检验结果来综合判断,分析病情,同时分析疾病所在的脏腑,经络,气血等,以为诊疗打好基础。
虽然,中医看病方法众多,但是有两大特点,整体观念,辩证论治。三大原则,思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这些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以严谨的态度来传递知识,守护健康。欢迎关注杏仁健康,学习交流讨论,你我共同提高。
中医看病,主要是通过望闻问切4种方法。但是由于每个医生的经历不同,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医生以望为主。观察仔细,经验丰富。望而知之谓之神。而有的医生以问为主。问诊非常细致,包括病人的衣食住行,甚至心理活动都了然于胸。至于哪种诊断方法好,还真不能按老方法一概而论。各有各的优缺点,最好是四诊合参。才能更全面的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中医辨证看病[呲牙][呲牙][呲牙]:
1、辨证就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症状,根据它们内在的有机联系,加以综合、分析、归纳,而作出诊断的过程,此结果为“证”;
2、当舌(舌象)、证不合时,须舍舌从证;
3、当脉(切脉)、证不合时,须舍脉从证为是;
4、大家普通存在认识误区——中医看病一定要把脉,其实把脉只是一个辨证要点,不是中医看病的必须要素;患者只须提供基本情况、临床症状、舌象(含面相),即可辨证看病哦!
5、辨证是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而治疗的效果又是检验辨证正确与否的标准;
6、只有在正确辨证的同时(辨证求因),审因论冶,选择相应的中药方,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临证察机、使药要和)!
你知道西医是怎么看病的吗?
答,先进门找机器人挂号,再进入各科室扫描机器人,之后去药房找配药机器人。拿上药走人。
因为西医,靠的是设备检测依据,来判断。而这个判断可以使用电脑自动程序。
2岁多的宝宝看中医需把脉确诊吗?
现在中医真正掌握把脉的要领的凤毛麟角。中医需要望闻问切。好的中医大夫一眼望去百分之五十把握,闻诊己无人把握问一下病可以百分之二三十,最后把脉确诊。需要大夫功夫了得。二岁孩子一般不用把诊望闻问就可以了。孩子的病症简单。
儿科自古以来最难诊治,因为太小的孩子,不会言语,大人也说不清宝宝的症状。“小儿周岁当切脉,位小一指定三关,浮脉轻取皮肤得,沉脉重取筋骨间。”两岁的宝宝看中医,医师肯定要切脉了。小孩子的病一般通过看小儿面部气色,听声音,问症状,切脉及看小儿手部。现在医术高的大夫真的很少见了。天气寒冷,宝妈照顾小孩的饮食起居,要当心了。
可以切脉.一般用望诊.先望面色.鼻头.舌.指诊脉色.闻哭声.问其监护人,切幼儿脉大多不会.其实也不难用八十一难经中的独取寸口之法.还得有不断总传的经验.小儿脉乱大多数急不能和断独取寸口脉法历代以来看法理解不一样.我是用食指切小儿左手寸部.分五叔(分五脏)浮在肺.在指前.或在指后都不一样.依此类推此费了我多年.以供同仁参考。
中医中的少阴病症是什么?
少阴病的主证是脉微细但欲寐,这是少阴病的阴邪的脉证,正如医宗金鉴所说“少阴阴邪脉沉细,背寒欲寐口中和,咽痛腹痛骨节痛,厥利清谷四逆瘥”。少阴包括心和肾两个脏和各自的少阴经。阴邪脉证所表现的是心火被肾水抑制,有肾阳虚的表现如:背恶寒、咽痛、四肢骨节疼痛、腹痛、完谷不化、四肢冰冷;而少阴阳邪脉证表现的是心藏亢奋,水不能制火。火势过旺,灼伤津液,表现为口燥咽干脉沉细数的大承气汤证;也有心火过旺的黄连阿胶汤证:阳邪乘侮阴邪,“阴静阳躁”,使阴不得静,使人心烦坐卧不安。正如医宗金鉴所说“少阴阳邪沉细数,口燥咽干大承汤,少阴心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是主方”。
少阴病除了阳邪和阴邪致病外,还有少阴与太阳同病。少阴病本不发热,若发热,则是兼有太阳表病,即太少两感。发热早期,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作用是急温散寒邪;二三日以后,该有麻黄附子甘草汤缓温寒邪。
注:麻黄是太阳的主药;附子是少阴的主药;大黄是阳明的主药。太少两感用麻黄附子细辛/甘草汤。太阳阳明合病用大黄附子汤。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凡是有偏痛,而脉偏紧偏弦,就是属于寒实,可用温药下之。腿一侧疼,芍药甘草汤加大黄附子汤。如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致使一侧腿疼或梨状肌综合征可试用次方。
六经病之一。是指以心肾两脏虚衰为特征的病变。可从三阳病传变而来,也可以因外邪直中少阴而引起。由于心肾阳虚,阴寒内盛,其主要症状有脉微细,但欲寐,恶寒蜷卧,下利清谷,四肢逆冷,甚至汗出亡阳等。
少阴病是医学名著《伤寒论》中的一种病的名称。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少阴。少阴是在人体的上肢内侧稍后的位置,下肢在内后廉的位置。在内脏对应的是心脏和肾脏,只要是它们的经脉和络脉走的位置都属于少阴,主要分为手少阴经和足少阴经。手少阴经为心经,足少阴经为肾经。
其次再进入主题深入了解一下少阴病。此病主要是指心脏和肾脏两个器宫衰竭而导致的一系列疾病。主要有以下两种症状:第一种是当病情阴化寒(中医术语)时,会发现身体比较怕冷,而且经常会出现四肢肢端冰凉的症状,有时也会出现精神疲惫似睡非睡的昏迷状态。第二种是当病情阳化热(中医术语)时,则会出现阴虚内热的症状。
最后再了解一下少阴病的治疗方法。我们可以用中药治疗。当诊断为少阴化寒症时可以用《伤寒论》中的四逆汤、附子汤、真武汤、白通汤来治疗。当诊断为少阴化热症时可以用《伤寒论》中的黄莲阿胶汤治疗。此病还可用针炙治疗。
中医中的少阴病症是什么?
少阴病属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的辩证方法,主要用于外感热病。其中的少阴病证见下:
少阴经属心和肾,少阴病以阳虚里寒为主,表现为心肾的功能衰减,严重的可危急生命。少阴病的形成,或来自传经之邪,或外邪直中,或因汗下太过,内夺肾阴。少阴肾与太阳膀胱为表里,对水的代谢有重要作用,故在少阴病中每有停水与水气泛滥的证侯。分型:
(一)少阴寒化证:
1.阳虚寒证:
证见无热恶寒,[_a***_]逆冷,但欲寐。或自利而渴,欲吐不吐,心烦,小便色白,舌淡苔白,脉微。
治法:扶阳抑阴救逆。
方例:四逆汤。
2.阴盛格阳证:
证见手足逆冷,下利清谷,身反不恶寒,面色赤,脉微欲绝。
治法:急救回阳,通达内外。
方例:通脉四逆汤。
3.阳虚水泛证:
证见头目眩晕,心下悸,肢体筋肉跳动或震摇站立不稳,小便不利,或腹痛下利,或面黑,舌苔白滑,脉沉弦。
治法:温阳化气利水。
方例:真武汤。
(二)少阴热化证:
1.阴虚热证:
证见口燥,咽干,心烦不得眠,小便黄,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育阴清热。
方例:黄连阿胶汤。
2.阴虚水停证:
证见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小便不利,舌红苔白,脉弦细数。
治法:育阴清热利水。
方例:猪苓汤。
以上供参考之。
图片:张仲景及《伤寒论》等: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mansandhaikus.com/post/2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