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身上为什么会烂?
鲫鱼身上容易烂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它们具有肉质特征明显的结构,容易受到细菌的感染与污染,导致肉质腐烂。
其次,如果鲫鱼被处理或保存不当,也会造成身上出现腐烂的情况。例如,在过长的时间内不处理或保存在不适宜的气温下,鲫鱼体内的蛋白质就会逐渐被细菌分解,进而产生恶臭和使肉质变质。
因此,在购买和处理鲫鱼时,需注意***用新鲜、干净的鱼,并且需要遵循正确的处理方法和保存方法,以避免鲫鱼身上烂掉的情况发生。
鲫鱼身上容易烂的原因有很多。首先,鲫鱼是淡水鱼类,有很多水中微生物和细菌,它们常常会附着在鲫鱼身上,引起***和污染。
另外,鲫鱼体内如果有寄生虫,也会导致鲫鱼身上烂掉。
最重要的是,在鱼被捕捞后,如果长时间不处理,鲫鱼身上的蛋白质和脂肪会逐渐分解,导致鱼质变质,最终烂掉。
此外,运输、储存、处理等环节的不当操作也是导致鲫鱼身上烂掉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保证鲫鱼的新鲜度,必须在捕捞后及时处理,如清洗、宰杀、切片等,同时注意保鲜、防腐等措施,才能保证鲫鱼的品质和食用安全。
1.这就是竖鳞病,也叫鳞鳞病,松鳞病,松球病。
2.鱼类感染细菌时,也会导致其身体溃烂,但在此之前往往会先受伤,细菌才会侵入伤口,所以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当心,以免伤到它。
粘液。首先是润滑作用。鱼类体表的粘液,可以大大减少鱼儿游动时阻力。据一项实验证实,如果鱼儿身上无粘液,其游速减慢30%,若须保持同等速度,则其体力消耗至少要增加30%。其次是自我保护作用。当鱼儿不幸落入敌口时,粘液能帮助鱼儿挣脱“敌人”的控制;鱼类的皮肤大多薄而且嫩,极易被擦伤或挫伤,粘液能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同时,鱼类的粘液还有杀菌、消毒之效,能帮助鱼儿抵抗病菌的侵袭
这个一般水质遭到了污染引起的,被其它鱼刺伤也会导致全身腐烂,水温变化太快同样会使鱼儿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在发现鱼儿全身溃烂的时候可以使用盐水来泡浴,然后使用高峰酸钾来净化水质,自来水不卫生在使用的时候最好提前消毒,
鱼儿也有空间的要求,一般1CM长的鱼需要1公升水,家长养育时密度不能太大。
鲫鱼身上腐烂?
鱼病防治 鲫鱼的抗病能力虽强,但近年来仍发现了鲫鱼出血性锚头鳋病,虽然此病的发生率不高,但一旦染上任其发展,也会导致鲫鱼大量死亡。严重患病鲫鱼主要表现为:浮水慢游(乏力)、色泽淡白;鱼体表的腹部、背脊两侧(细鳞部位)可见针状虫体寄生;虫体着生处有绿豆或豌豆大小的充血红斑,病灶部位鳞片松动或脱落,粘液增多,少数形成明显的溃疡。病原体为鲤锚头鳋。主要病因:一是清塘不彻底或不清塘,病因待机孳生;二是投入时体表受损伤(或生产操作不慎致使鱼体表受伤)的鱼种,为病原体寄生创造了可乘之机。 预防方法:①在鲫鱼种下塘前1—2天用2.5%敌百虫粉剂全池泼洒,使池水呈lppm。②小面积主养池,可在发病季节每半月全池泼洒90%晶体敌百虫0.3ppm,大面积鲫鱼混养池,可在鲫鱼生长季节,在食场周围进行敌百虫挂篓(袋),每月1—2次,每次连挂2天。治疗方法:在养殖中,出现患病征兆时,及时观察检查,确诊后一次性全池泼洒0.5ppm90%晶体敌百虫、0.2ppm硫酸亚铁合剂。对于继发性鲫锚头鳋病(或已多次使用敌百虫的池塘),可改用农用敌杀死全池泼洒,用量为每亩水深1m用6一lOmL。
鲫鱼身上有红色出血点,局部溃烂,这是什么情况?
你好,我是87年的小马哥,非常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鲫鱼身上有红色出血点,局部溃烂,这是什么情况?
这种情况是细菌性出血病又称为细菌性败血症。这种病具有流行广、发病快、周期长、死亡率高的特点。
一、症状
这种病在感染时口腔、鳃盖、眼睛、鱼鳍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严重时,体表严重充血以至出血溃烂。这种病主要危害鲢鱼、鳙鱼、鲤鱼、鲫鱼等,池塘混养中,最早发病的是鲫鱼、鲢鱼。该疾病流行温度为9度至30度,25度以上为高峰期。
二、防治方法
1、预防措施
(1)老鱼塘必须彻底清洗并消毒。
(2)合理放养,选择健康的苗种,建议从良种厂选购。
(3)合理调控水质。
(4)定期用药预防。
2、治疗方法
(1)外用药物实施方法:用0.4至0.26毫克的二氧化氯全池泼洒。
(2)内服药物实施方法:每千克饲料中添加三黄粉五克至六克,或恩诺沙星2.5克,每天投喂一次,连续4至5天为一个疗程,Robin,重可延长服药期,直到康复。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看了你提的问题,结合你提的图片,你这种鱼病可能为中华铁卯虫病,这是一种***病。人食用这种鲫鱼,只要煮熟透就没事了。这种病一般只在水库,湖泊少量发生,影响鱼只是小红点,不象出血病满身红点的。且你的鱼头,鱼身很正常,也难联系上出血病的,你这个鱼钓起来时候,红点上寄生去随水掉了,那个掉鳞片的是鱼儿难受擦掉的,不象溃腐病有溃烂的。看你图中水域不象是鱼塘,应为水库之类的。目前如果我没说错的话,那就是这种病的,不过水库应该是不准用药的,所以就没有后面的建议用药的必要。这只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一下的。
以下是两种出血性鱼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供您对症下药。
1。 出血性***病——又称赤皮病、赤皮瘟。
[病原体] 为荧光极毛杆菌,属革兰氏阴性菌。
[症状] 为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和腹部最明显,背鳍或全部鳍的基部充血,鳍条末端腐烂,常烂去一段,鳍条间的组织也被破坏,呈破烂的纸扇状(又称蛀鳍);有时病鱼的上下颚和鳃盖部分充血,现块状红斑,有时也充血发炎。
在鳞片脱落处和鳍条腐烂处往往长有水霉。此病流行区域比较广,且终年可见,常与烂鳃、出血症并发。当鱼体受伤时,致病菌乘机侵入鱼体,容易发生此病。当冬季水温极低时,鱼体皮肤也会因冻伤而发生此病。
[治疗方法] 可用1%食盐水,或百万分之五(5ppm)的呋喃唑酮,或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或百万分之二(2ppm)的漂***浸浴。
2。 出血病
[病原体] 为***病毒。
[症状] 病鱼的体表发黑无光泽,口腔、肌肉、各种鳍条基部都充血;有时鳃盖、头部、腹壁也有充血现象;鳃丝呈鲜红的点状或斑块状充血;严重的病鱼,因其他器官组织大量充血,使鳃失血而呈苍白,表现出“白鳃”。
此外,眼球突出,肠道和各内脏器官表现充血。病鱼食欲不振,行动迟缓,常离群独游或回旋慢游,[_a***_]消瘦,肌肉萎缩,以致死亡。发病季节多在6~9月,水温在25~30℃最为流行,死亡率颇高。
[治疗方法]
(1)充分照射阳光,并降低水温至25℃以下,持续10天左右可见疗效。
(2)用1%食盐水洗浴,持续1周。
(3)用大黄和枫香树叶0。25~0。
5千克研成粉—末,经煎煮或热开水浸泡后,配以饵料制成药物饵料喂饲病鱼,连续5天,同时在水族箱中连续2天旅用敌菌灵百万分之零点六(0。6ppm)。
(4)用敌菌灵百万分之三至五(3~5ppm),或醋酸铜、氯化铜、硫酸铜溶液百万分之零点七(0。
7ppm),或大黄浸取液进行水浴治疗,有较好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mansandhaikus.com/post/2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