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养鹅业逐渐走向规模化,鹅病越来越复杂怎么解决呢?
鹅痛风病
1、发病初期:雏鹅行动迟缓,缩颈。大群粪便发白,外裹白色尿酸盐,***食相对正常。
2、发病中期:受惊吓应激时奔跑单侧瘸行,腿肘部红肿,粪便发白且稀薄,大群***食量下降,食欲不高。
3、发病后期:站立不稳,喜卧,受惊吓时也不能行走,双侧腿肘红肿明显,喙发红,体温升高,脱水。腿肘部手感发烫,触碰时雏鹅疼痛感强烈。食欲废绝,死亡前水样稀便。
关节红肿且关节腔内有尿酸盐沉积,心包增厚,有白色结晶物附着或包被,肝脏被尿酸盐覆盖,输尿管变粗、代谢受阻,直肠末端内容物白色稀粪积聚,肾脏红肿或苍白肿大、花斑肾,胆囊和脾脏肿大,肠壁变薄、皮下清晰可见尿酸盐沉积,肌胃角质层易剥离,颜色发白并伴有溃疡、出血。
预防措施:鹅得了痛风要立即挑出病鹅,切勿盲目用药,确认病情后根据方案使用达龙绿风宁进行治疗,一天见效,二天控制死亡,三到四天痊愈。
随着养鹅业逐渐走向规模化,鹅病越来越复杂怎么解决呢?
事实确实如此,规模化的结果是病越来越复杂,老病越来越难治,新病不断出现。
根据我十年的养殖经验来看、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取综合措施:
一、降低养殖密度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鹅病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问题必须降低养殖密度。
养殖密度大是主要原因,切实有效地降低养殖密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措施。
从十余年的养殖经验来看,养殖密度一定不要超过每平方米两只,并且***取小群饲养,每群最多不超过一千只。
众所周知鹅是食草禽类,通过***食青草来满足自己对粗纤维、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
通过解剖来看,鹅的胃部肌肉特别发达,五六天的小鹅的胃已经赶上成年鸡的胃的大小,这么强大的胃正是消化粗纤维的绝佳武器。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鹅经过长期的进化形成了一整套消化青草的消化系统和身体结构。养殖户违反鹅的生长规律也是造成鹅病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原因之一。
三、场地污浊不堪,鹅经常喝脏水也是造成鹅病多发的原因。
鹅喜欢在场地上掏土,下雨后容易在土坑中形成积水,积水是很脏的、鹅喝后容易引发肠道疾病。
解决办法:用砖铺地。
坚持15天全场消毒一次,人员进出车辆进出要严格消毒,避免人为传播疾病。
写在最后:病是可以控制的,只要坚持做好管理工作,饲喂严格科学,避免随意性操作,鹅病完全可以控制。
半只鹅
鹅病了怎么处理好?
感冒的话主要还是***感染,一般来说多喝水吃点小儿感冒颗粒就可以了。鹅口疮的话,主要还是真菌感染。这个需要用抗真菌的药物,可以用碳酸氢钠清洗口腔局部外用制霉菌素片,一般来说,连续用十天左右就可以治愈。
鹅患出败病都有哪些原因?该怎么治疗?
鹅的出败症也叫鹅流行性感冒、鹅肿头症和鹅红眼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时表现为头颈摇摆,呼吸困难,鼻腔内内流出大量分泌物。
这种病发病率高,而且死亡率也比较高,是养养鹅业的一个重要传染病之一。
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该病多在春秋季节发生,天气骤变、雏鹅受寒或长途运输等应激因素均可促进该病的发生。
该病主要侵害一月尤其是20日龄以内的鹅,大鹅发病率比较低。
该种病主要以预防为主,怎么样预鹅病的发生该了?
一是加强饲养管理,保证合理的饲养密度避免因密度过大而造成疫情发生;
三是小鹅注意防暖避免感冒;
四四饲料配比要合理,垫料和饮水应保持清洁卫生。
真正发病了也要治疗:
首先做好病鹅的隔离;
其次治疗的药物有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强力霉素、阿莫西林均,这些药治疗该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鹅患出败病都有哪些原因?该怎么治疗?
鹅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食草水禽鹅是素食主义者,以青粗饲料为食,生长迅速,出壳70天小型鹅体重可达2.5公斤,中型鹅3.5公斤,一般每补饲0.5—1.2公斤精饲料就可以长一公斤活重。经济效益比较高,但是,鹅的疫病也比较多,最常见的是小鹅瘟、流行***冒、鹅出败等。
鹅出败病是由巴氏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鹅患出败病都有哪些原因?一般是由于饲养管理不良,鹅体质差,抗病力降低,特别是环境卫生差,鹅体内的巴氏秆菌大量繁殖导致发病。健康的鹅接触或者***食了被病鹅粪便污染了的食物、饮水就会引发疫病。
有的感染出败发病的鹅没有表现出症状就突然死亡,有的体温高达43度以上,精神不振,离开鹅群独立,闭眼缩头,羽毛松乱,两翼下垂,不愿意下色,食欲减少,饮水增加,呼吸困难,腹泻,排黄绿色或灰白色稀粪,并且混有血液,最后死亡,死亡率50—80%。
该怎么治疗?
1、发现病鹅要立即隔离,鹅舍及用具要彻底消毒。
2、对已经与病鹅接触的鹅群,要用抗菌素或者磺胺类药物进行3—5天的预防性治疗,再用菌苗接种。
3、每公斤体重用磺胺二甲基嘧啶0.2克内服,也可以用20%磺胺二甲基嘧啶钠注射液肌肉注射,每公斤体重0.5毫升,每天两次,连续注射2—3天。
4、每公斤体重用青霉素2万单位肌肉注射,每12小时注射一次,直到治愈。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mansandhaikus.com/post/3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