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医保换医院需要什么手续?
1、核对参保人员信息。
2、工作人员审核更换条件及所需材料:门诊慢性病待遇卡,***原件及基本医疗保险卡或社会保障卡。
4、更换定点医院成功,可立即至更换的医院享受门诊慢性病待遇。
慢性病患者需到本单位或者档案所在地(档案代理中心)统一报名,由单位或者档案代理中心统一到医保局特慢病办理窗口申请备案,申报时间为每年底12月份,其他时间不予办理。
1.慢***患者更改定点医院所需材料:备案表一份(单位或档案代理中心盖章)此表格由单位提供。患者需提供一寸免冠近期蓝色底照片1张、***、医保卡复印件各1份、特慢病证原件,提供给单位或者档案代理中心即可。
2.特殊病患者更改定点医院需到医保局特慢病科办理,患者需提供一寸免冠近期蓝色底照片一张、***、医保卡复印件各一份、特慢病证原件。申报时间每年底12月份,其他时间不予办理。
3.放疗、透析、恶性肿瘤患者已办理麻卡本、器官移植、本地特慢病患者更换异地的,可到医保局特慢病窗口进行办理。患者需提供一寸免冠近期蓝底照片一张、***、医保卡复印件各一份、特慢病证、异地安置表(办理异地安置人员)。
我是泰安户口,现长住济宁市其特殊病如何办理?
首先需要二级及以上的医疗机构的专科医生帮忙开具需要办理特殊病种的诊断证明,以及相关资料,然后再到当地医保办领取一个特种病种的门诊申报单,接着将申报单填写完整,盖上医院医保办的公章。
然后,再到当地医保中心找到特种病办理窗口,办理盖章。最后再把盖好章的申报单拿回医院,医院再进行备案,这样就可以办理到特殊病种了。
办理到特殊病种后,再到医院看病,就方便快捷了。
昨天坐火车到新疆乌鲁木齐,就有疫情发生,我还能去伊犁吗?
伊犁是可以去的,对14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旗)旅居史的来伊犁人员,须持有48小时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24小时内完成核酸检测和风险排查,对赋红码的人员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其他人员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如有其它县(市、区、旗)旅居史的来伊犁人员,须持有48小时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测温验码无异常后予以正常通行。
疫情期间,没有特殊原因,最好不要远门,外出旅游也同样。三月初,县城里有很多老人,与正规的旅游公司预签了旅游合同,原***四月到新疆,五月到***。几十个人都交了预付款。谁知因疫情关系,什么地方也去不成了,当然旅游公司不会赖帐,但也幸好没出门,要不然也是麻烦。三月中旬,有个朋友带媳妇到上海医病,谁知遇上疫情,病也没看成。最倒霉的是,他母亲四月十日在家里无疾而终,他只能让女儿女婿为老人办理后事。并打电话委托我主持丧事,我从为亡者更衣入殓火化,至举行葬礼完毕。至今他们两口子还没回家。无奈。劝你别再继续前行,能返回家就赶紧回家,省得麻烦。
六九老翁
如果要去疫情地区,首先需要查看当地的疫情防控政策,通过支付宝或者是百度搜索都能查询到实时的疫情防控政策。
一般来说非疫情地区到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只需要提供48小时的核酸阴性证明,出示绿色健康码、行程码就可以通行。
如果是从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前往目的地的话,不仅需要提供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还需要遵循当地防疫政策,点对点接送至固定隔离区域,进行7+5隔离。
所以你如果是从非疫情区前往伊利的话,应该不需要隔离,只需要提供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即可。
不过有聚集性疫情发生的地区,最好能缓一段时间,等疫情控制后再前往该区域,这样就可以避免被感染的风险了。
如果不放心的话,可以电话咨询当地的疫情防控办,都会给出你合理的出行意见的。
我是伊利奎屯这边的。
如果你是从疆外来的,而且没有去过有疫情的地方,行程码是绿箭头,且没有经过***天山区的话,那进入伊犁之后,下火车后会让你马上做核酸。
政策应该是七天居家健康监测,也就是说,这七天在家里非必要不出门,按照社区的干部的安排,七天之内做四次核酸,然后七天之后就可以自由活动了。
如果是疆内的,而且也没有去过***天山区的话,那也应该是七天居家健康监测。
如果去过了***天山区,那有可能就是七天集中隔离,再加七天居家健康检测。
集中隔离的话,现在有的是在酒店,有的是在戈壁滩上的集中隔离点[笑]不过新疆这边的集中隔离应该都是免费的,而且伙食也还不错[笑]
如果你是疆外的,来旅游的,进入伊犁之后肯定是要先做核酸的。在确定你没有去过有疫情的地方之后,如果不需要集中隔离,那应该就是你自己找地方住下,然后在你所住的地方进行七天的健康检测,和那个七天的居家健康监测应该是一样的。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了解,具体你想要到伊犁哪个地方,也可以查询一下当地的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电话,提前咨询一下。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mansandhaikus.com/post/3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