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液学说是谁提出的?
尽管古印度医学发展缓慢而曲折,但人们在长期实践中还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完整理论。
在《阿输吠陀》中就有关于健康与疾病的三体液学说。这三体液是气、胆及痰,又称三大。古印度人认为三者必须均衡才能保持人体的健康,一旦紊乱,人就会患各种疾病。
后来,人们又加入了7种成分,即血、肉、骨、精、脂、骨髓和乳糜(消化的食物),认为这7种成分均来源于食物。
还有人并入了排泄物:尿、粪、汗、粘液、发爪和皮屑。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一切疾病皆来源于体液、身体成分和排泄物的紊乱。
体液免疫应答和再次应答的区别?
它与初次应答的不同之处为:1.潜伏期短,大约为初次应答潜伏期时间的一半;2.抗体浓度增加快;3.到达平台期快,平台高,时间长;4.下降期持久,因为机体会长时间合成抗体;5.用较少量抗原***即可诱发二次应答;6.二次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主要为IgG,而初次应答中主要产生IgM;7.抗体的亲和力高,且较均一
二次应答的强弱取决于抗原的强弱与两次抗原注射的间隔长短。间隔短则应答弱,因为初次应答后存留的抗体可与注入的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而被迅速清除。间隔太长,反应也弱,因为记忆细胞尽管长命,但并非永生。二次应答的能力可持续存在数个月或数年,故机体一旦被感染后可持续相当时间不再感染相同病原体。
1.1免疫应答特点:
1.潜伏期长
2.抗体量少
3.抗体类型以IgM为主
4维持时间短
5.抗体特异性低
1.2再次免疫应答特点:
1.潜伏期短
2.抗体量多
3.抗体类型以IgG为主
4维持时间长
5.抗体特异性高
2.初次免疫应答规律:
抗原***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可分为:潜伏期:抗原已入侵,但抗体还无法检出;对数期:抗体水平呈对数增长;平台期:此期抗体含量相对稳定;下降期:与抗原结合或被降解,抗体含量逐渐下降.
3.免疫系统对感染病原的首次入侵产生记忆作用,在相同病原体再次入侵时,产生更快和更强的应答,称之为再次免疫应答.在一感染性疾病中存活的动物常不再感染此病,这是因为它们的快速再次应答,也就是说它们对此病产生了免疫.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mansandhaikus.com/post/3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