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烧反复不退是什么原因?
一般是37.4-38度之间为低烧,低烧的原因是什么,风湿、结核、缓慢炎症、免疫力低劣等疾病都会引起继续低烧;长时间心理严重、心情不稳定也会引起体温中枢紊乱,形成不明原因的继续低烧。身体的任何体系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继续低烧。经过血、尿、便等惯例查看很难查出,有些因细菌感染的疾病引起的低烧,要经过细菌培养才能发现。 不明低烧不能滥用药。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侵袭的反响之一。低热患者服用退热药,并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乱用退烧药,还有导致白细胞下降、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危险。体温38℃以上时,才应考虑使用退烧药。 继续低烧应尽早就医,应及早进行全面查看。一些恶性肿瘤前期或细菌感染前期的症状也是低烧。
持续低烧的原因
1、结核性低热表现为低热、血沉快,有时胸部X线检查可阴性,但还不能除外结核的可能,可做结核菌素试验、或聚合酶链反应(PCR)等,以除外结核感染。
2、有无慢性病灶感染存在如鼻窦炎、扁桃腺、齿龈、中耳、胆道等慢性感染。
3、做一下肝功能+乙肝抗原、肝胆B超检查,除外无明显症状的肝炎及肝胆疾患。
4、查尿常规、除外隐性泌尿系感染。
5、链球菌感染后状况:在患呼吸道感染后。可呈现持续性低热,在检验的时候,抗“O”滴度增高,血沉加速,用青霉素和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医治,症状敏捷缓解,这种现象的低热称为链球菌感染后状况。
所有的多音字?
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中国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同一个字,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雪茄(jiā),番茄(qié);膀(bǎng)大腰圆,膀(pāng)肿;复辟(bì),辟(pì)谣…100个常见多音字,你都能读对吗?转发收藏,别再念错了!
斑枯、茎枯、青枯、枯萎……各种带“枯”字病,有啥关系?
首先,来看看立枯病、青枯病、枯萎病这三种病害。 三种病害共同点: 初期发病时,都会在白天尤其是中午时萎蔫,早晚时或阴天时好转。 三种病害不同点: (1)发病时期不同 立枯病(死苗) 是苗期常见的病害,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发生。 青枯病 一般在成株期发病。 枯萎病(疫病) 一般在开花结果期发病。 (2)症状表现不同 立枯病 病部逐渐凹陷、溢缩,有的渐变为黑褐色。当病斑扩大绕茎一周时,最后干枯死亡,但不倒伏。轻病株仅见褐色凹陷病斑而不枯死。苗床湿度大时,病部可见不甚明显的淡褐色蛛丝状霉。 青枯病 青枯病导致植株的细根首先褐变,不久开始腐烂并消失。切开接近地面部位的病茎,可以发现维管束微有褐变,并从该部位分泌出白色混浊污汁。 枯萎病 症状包括严重的点斑、凋萎或叶、花、果、茎或整株植物的死亡。生长迅速的幼嫩组织常被侵袭,疫病可影响花、叶、芽包、幼苗、小枝、茎(藤)及顶梢。
青枯病菌在10~41℃下生存,在35~37℃生育最为旺盛。一般从气温达到20℃时开始发病,地温超过20℃时十分严重。该病害多发于连作田和地下水位高、湿度大的冲积土田。
立枯病在低温多湿的条件下极易发生。当气温在12~18℃,土温在14~16℃,土壤湿度30%~35%,排水不良等条件下发病较多。东北地区5月末开始发生,6月上中旬为盛期,6月下旬为末期,7月上旬基本停止。
枯萎病发病最适温度为30~32℃,适宜土质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地温低、耕作粗放、土壤过酸和施肥不足或偏施氮肥或施用未腐熟肥料的环境,这些都会致植株根系发育不良,都会使病害加重。
茎枯病
主要危害茎和果实,也为害叶和叶柄。
茎部出现伤口易染此病。病斑初为椭圆形,褐色凹陷溃疡状,后沿茎上下扩展到全株。
严重时,病部变深褐色干腐,并可侵入维管束。果实染病时侵染绿果或红果。初为灰白色小斑块,后随病斑扩大凹陷变褐色,长出黑霉,引起腐烂。叶子病斑继续扩大时,叶缘卷曲,最后叶片干枯或全株死亡。
斑枯病
病菌主要浸染叶片,也为害茎秆。
初发病时,叶背面出现水渍状小圆斑,后叶片出现褪绿斑点。发病严重时,叶片逐渐枯黄,植株早衰,造成早期落叶。
叶枯病
主要发生在叶片。叶枯病多从叶缘、叶尖侵染发生。病斑由小到大不规则状,红褐色至灰褐色,病斑连片成大枯斑,病健界限明显。后期在病斑上产生一些黑色小粒点。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mansandhaikus.com/post/4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