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湖北新增病例突增14840例?临床诊断病例是什么?
2020年2月12日0时-24时,湖北省新增***肺炎病例14840例(含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
其中:武汉市13436例、黄石市37例、十堰市26例、襄阳市13例、宜昌市26例、荆州市321例、荆门市231例、鄂州市204例、孝感市123例、黄冈市264例、咸宁市9例、随州市31例、恩施州26例、仙桃市20例、天门市69例、潜江市4例。
全省新增病亡242例(含临床诊断病例135例)13332例都是临床诊断患者,只有1508例是按照原来的标准,核酸检测呈阳性确诊的患者。
什么是临床诊断病例?
按照之前确诊标准,主要参考指标是核酸检测阳性,还需要结合CT影像、咳嗽等症状来综合判断。
第五版卫健委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里已经对湖北地区病例提出临床诊断病例问题。
临床诊断即病例符合流行病学史,有发热、乏力、干咳这三项临床表现中的任意一项,影像学(胸部CT)呈现出******感染的表现,虽然没有进行核酸检测,也被称为临床诊断患者。按照新的标准,一大批之前没有确诊的患者,现在都确诊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临床诊断病例及时得到治疗,对管控也有好处。
为什么诊疗指南特别提出针对湖北地区有临床诊断病例?
主要是其他省多为输入病例!而湖北省有密切接触史的人太多,所以当病例出现临床表现,胸部CT出现***肺炎影像特点,就纳入临床诊断病例,及时接受***肺炎的治疗。
面对这个突然增加的数据,如何去理解?
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之前湖北人力不够,现在全国都派医护人员进行驰援,加快了诊疗的速度。其次,中央指导组强调,要“病床等人”不能“病人等床”,确保“应收尽收”。这样原来很多在家隔离的病例就得到了有效的救治,使得确诊病例激增!
综合来说,这几天的全国的数据,呈现下降的趋势,尤其是湖北省以外的地方,虽然病人数量仍在增加,但是增加幅度明显放缓,这是一个好的趋势。
大家仍然要记得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门,不聚会!坚持到疫情解除!
谢谢邀请!
今天早晨起来就看到,全国确诊病例数增加15153例,是不是很多小伙伴都被吓了一大跳,认为疫情更加严重了?真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小伙伴们不用担心、不用焦虑,数量快速增加并不代表疫情的真实发展情况,为什么我这么说呢,来看我对这个数字的分析。
从数据来看,全国确诊病例其中湖北和武汉占了绝大多数,湖北省新增病例数14840例,湖北还是全国疫情最核心最严重的区域,其他省市自治区还是以少数散发病例为主,所以目前除湖北外地区,包括我在的江苏地区都是可控状态,所以大家可以放心。
如果大家都比较关注数字的变化,应该知道这几天全国确诊新增病例数已经从3000+降到了2000+,突然一下子有暴涨到了15000+,可能很多人都懵了。
如果大家观察仔细的话,可以看到新增病例中包括13000+都是“临床诊断病例”,而不是“确诊病例”。不要小看这几个字的变化,这个变化十分重要,而且释放了十分积极的涵义,不是病人数量突然增多了,而是对于***肺炎的诊断标准更加详细更加全面细致了,随着全国各地医疗救援队火速增援,湖北的病人诊疗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随着对“新型冠状***肺炎”的了解和认识不断加深和诊疗经验的不断积累,针对此次疫情的特点,对于病例的诊断增加了“临床诊断”,以方便患者(包括疑似和待诊患者)可以尽早的接受规范的治疗,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针对目前的疫情,目前主要有3中病例的分类: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新增加的“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有明确流行病史;符合“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和“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的临床表现。
确诊病例:需要有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新型冠状***核酸阳性;或***基因测序,与已知新型冠状***高度同源。
临床诊断病例:上述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就了解了,如果想确诊,就是需要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但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存在***核酸检测“***阴性”的情况,因此为了减少漏诊病例的出现,临床上结合疑似病例(流行病史+临床症状+血象指标)以及胸部CT影像改变,可以“临床诊断病例”来收治病人,大大增加增加***肺炎病人的救治能力,可以大大减少疫情扩散的风险。
湖北新增确诊病例14840例,其中包括“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有很多人问我,是不是疫情更严峻了。
其实不用太过紧张,这是对诊断标准作了调整引起的数据上涨。目的是实施湖北地区疫情的歼灭战。
湖北以外的地区新增确诊人数已经连续八天下降,意味着***散布疫情已经出现拐点。主要继续巩固战果,湖北外疫情应该能够很快消灭。
***战场出现转机,此时吹响主要战场的歼灭战号角,为的是趁势追击,加快全部疫情拐点的到来,迅速解决疫情。
调整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诊断。在试行的第五版诊疗方案中,提出了湖北省内可以使用肺部CT作为临床诊断标准。
之所以使用肺部CT作为诊断,是因为肺部CT简单快速。有经验的呼吸科专家,对于肺部CT有很高的敏感性,能够比较好地区分***肺炎与普通肺炎的区别。
新型冠状***肺炎的典型表现是:磨玻璃影和浸润影。钟南山院士的新论文提到,有76%的***肺炎病人肺部CT显示典型表现。
所以为了快速推进诊治,控制疫情,选用比核酸检测更快的诊断标准,不漏掉一个病人。这种操作,需要的就是高效的国家机器。
希望这场歼灭战能够早日成功,全国疫情出现拐点。
12日0时-24时,湖北省新增***肺炎病例14840例,其中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
什么是临床诊断病例?为什么要增加临床病例的诊断?
首先说明“确诊病例”的诊断标准,是若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但近一段时间一来,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一直作为***肺炎确诊“金标准”的***核酸检测在实践中出现了***阴性的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的《新型冠状***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在湖北省的病例诊断分类中增加了“临床诊断”,以便患者能及早按照确诊病例接受规范治疗,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病例诊断根据湖北省和湖北省以外其他省份区别对待。
什么是临床诊断病例?
湖北以外其他省份仍然分为“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两类。湖北省增加“临床诊断”分类。
湖北省的疑似病例的标准为:无论有没有流行病学史,只要符合“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和“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这2条临床表现,便可考虑为疑似病例。而临床诊断病例,则为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
也就是说,相比确诊病例,湖北省临床诊断案例,是尚不具备病原学证据,但具备临床表现、肺炎影像学特征的患者。
简单点说,“临床诊断病例”就是实验室还没确诊,还没有查到核酸检测阳性,只是临床症状“看着像”。也就是说,在没有核算检测之前,有一大部分疑似病例按照临床诊断的标准可以确诊:一有流行病学史,即患者本人或家属在疫区停留史;二是发热、呼吸道咳嗽、憋气的临床症状;三是临床有体征;第四个是CT影像表现。
总之,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漏诊的风险,尽量减少那些潜在的、没有真正地被识别出来的传染源,尽可能降低疫情扩散的风险。湖北病例诊断分类中增加“临床诊断”,以便患者能够早诊早治,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mansandhaikus.com/post/4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