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身边很多感情生活不如意的人去学佛,大家怎么看?
有烦恼,就要去除烦恼。
感情不如意,是烦恼,感情如意了,就没有其他烦恼了嘛?一样会有。
稍有思考能力的人,都能想清楚这些烦恼是无穷无尽的,然后人的一生都在短暂维护这些烦恼,让烦恼不扩大,或躲避烦恼,最终的烦恼,还是存在的。
佛学是一种思考方式、认知世界的方式、是从人的本质、从自我本身下手、解决烦恼,正所谓,心路通了,能想通了,烦恼自然就没有了。
烦恼,是人作为一个主观客体,在与外在的大环境、大社会、生活和沟通中,出现了违背主观意志的情况,而导致的。比如,你主观意志是希望身体健康,但大环境的气温突变,感冒了,病了,那自然就产生烦恼了。再比如,你主观意志上不想加班,但外在环境中的工作要求你必须加班,你只能忍气吞声的接受了,自然也就是烦恼了。再比如,你喜欢某个人,但他就是不喜欢你,你当然烦恼。
烦恼,会产生更多烦恼。一个人自己心里有烦恼,会疏导的还好,不会疏导的人呢,他就会怪罪于别人和外在,甚至直接给别人找更大的麻烦。比如,被领导骂了的小职员,回家可能会对妻子、小猫小狗,发火,对它们产生了直接烦恼。再比如,a公司限制了b公司的进货渠道给b公司带去了烦恼,b公司就会去欺压更小的c公司抬高它们的进货价又给c公司带去了烦恼。
所以,一个烦恼,可以产生无数烦恼,继而人们又会去协调和解决这些烦恼,这便是整个大环境的常态。
身处如此的常态之中,你就是齿轮,不得不转,除非,你能察觉这些烦恼的常态,然后以更好的方式应对和生活。
产生烦恼的基础在于,人的心理念头层面的底层架构,如果不从这里下手,那很难彻底无烦恼,所以,一部分人,就选择学佛了。
孔颜之乐典故?
后世所说的 孔颜之乐 是指鸢飞鱼跃"境界、"无一夫不得其所"境界和"万物各得其所"境界。
绪论 宋明理学“孔颜之乐”问题的源起及研究概况,“孔颜之乐”和“乐”的几种含义,宋明理学“孔颜之乐”问题提出的原因,宋明理学“孔颜之乐”问题的研究概况。
1、朱熹认为"孔颜之乐"包括三个方面和三个层次:"鸢飞鱼跃"境界、"无一夫不得其所"境界和"万物各得其所"境界。
对于如何求得"孔颜之乐",朱熹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全面而系统的"无意必固我"、"内外交相养"的持敬方法和"以己及人""推己及人"之忠恕方法,以及推而至于至极的"致中和"方法.
2、与天地万物同体境界。这种境界认为:“孔颜之乐”境界主要是与天地万物同体之乐。其方法是直接从心上去体认“仁”、“时”、“道”、“自然”,往往不通过其它间接的手段而直指人与天地浑融一体的最高境界,以天地自然作为理想境界的标准。
其最主要的特征直接、自然、活泼、洒落、自由。持此观点的 要有邵雍、程颢、谢良佐、陈献章。
3、宋代理学中占主流的观点认为“孔颜之乐”是与“理”合一的境界。其方法主要是不断地通过内在的“持敬”和外在“格物穷理”,由生而熟,最终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与“理”合一的境界。
这种方法的主要特征则是严肃、敬畏、警觉乃至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主要人物有程颐、朱熹、陈埴、曹端和胡居仁。
4、与事功合一的境界认为“孔颜之乐”存在于“博施济众”的事业之中,不可离事而言“乐”。其主要特点是忧乐合一,乐便在忧中,甚至认为“忧”便是“乐”。其代表人物有张载、王渐逵等。
5、以王守仁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孔颜之乐”是每个人心中自然、自有之乐,是“心”原本具有状态,是情与“性”即“良知”合一的境界。其方法主要通过“致良知”,按照自己内在的本心(本性)去做。
“孔颜之乐”出自孔子和颜渊。如孔子所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这种“乐”是把道德或道义作为人生最高的价值取向,当获得了这样的道德境界,就有一种精神上自足的愉悦,而对个人功利上的利弊得失不去计较,虽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也不会改变这种道德的精神上自足的愉悦。
孔子并不完全拒绝富贵,如他说:“富而可求也,谁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但是孔子毕竟是“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即把道德或道义作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取向。因此,“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颜渊之乐,也不是乐其贫,而是同样把道德作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取向。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mansandhaikus.com/post/4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