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心理伤害可以修复吗?
最近一直听人说,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治愈。童年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多场景都会转变成或有或无的潜意识,搭成一个完整的人格。一个人童年受到的心理伤害,能否修复,不光取决于这个伤害的严重性,也取决于受害者本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时候,伤害已经客观存在,我们要努力让自己强大起来,完成自我救赎。世界上唯一不能亏待的就是自己,一定要幸福。
我不知道你现在多大年纪,不过我建议你看一本书《给内心的小孩找个家》,这本书可以帮助你走出童年的阴影,让你重新认识自己,找到生活的信心。
还有一种就是,等你自己结婚了,有了幸福的家庭和可爱的孩子,你把自己缺失的东西都给他,由于一种心灵互偿,你也能成长,达到爱的满足,从而有助于走出童年的阴影。我一个朋友就是如此,她小时候失去妈妈,家庭的贫穷和不完整一度让她自卑,以至于造成她偏执的性格,直到自己分娩了一个孩子,那个痛才让她清醒:她的母亲也是那样的把她生下来,爱她,疼她,只是不得已的由于疾病离开。这是不可控的,这是人生必经的。想开了这些,她整个人感觉都阳光了许多。
如何看待有些人所说的不懂求助于人是一种心理疾病的表现?
做人难,做人难,谁都明白独木难支,人活着谁会一辈子不求人呢。
实在是求人难,求人难。老辈人都这么说,我妈对我谁有都不如自己有,两口子有还要隔一手,当时我不明白其中的意思,还傻傻得问为什么隔一手,老人告知我,“你男人有钱,你要花不还得向他要”,从此这句话深深的刻在我的心里。爱人是最亲近的人,还要如此,况且需要人帮助,求助外人吧就更难了。还有一句话,无功还不受禄,你凭什么求人帮你?再就是也张不开嘴求人家。又担心人家谢绝自己的请求面子下不去。就是别人帮助你了,还有一句话,人情债难还。种种事情说明老祖宗遗传下来得话是有道理地。不是不懂求人帮助,以上充分说明求人真的是难。如果张嘴求人家钱,真是难上加难。
2020.3.24。
我个人认为,再懂得求人,还是求人。俗语称,人情大于天,遇到大的困难,无能为力时,求亲朋好友帮忙,借以助力,是可以理解的。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人情迟早要还的?
我个人的做法是,能力欠缺的事,宁可不做。要做就选自己可以撑控的事。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决不轻易求人。朋友们援手帮的忙,牢记于胸,钱财用笔记本记下,来日必还,有恩必报。朋友有难,定当尽力而为。
一己之见。谢邀!
有一种习惯的思维习惯,求助往往是示弱的表示,而被求助者无形中带有某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无意之间成了两者关系的地位确定。
对于被求助者而言,必须有清醒的意识,助人的同时是在助己,如果这个意念存在于你的思维当中,那么,优越感这样的东西就不会悄然而生。
如果一个人不喜欢求助,大部分的原因可能是不愿意示弱,这样的人一般情况是自尊性很强,不愿意以弱者形象示人。
日常生活中,我们当然是尽一切自己的所能,尽可能地不求助,因为求助终究还是要看被求助者的主观意愿,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那么一颗助人之心,求助者与被求助者之间应该是来自双方的共同意愿。
不排除有可以上升至心理层面的案例,就是在个体极尽努力的情况下,都无法完成自己的必须,明摆着需要求助,并且被求助者有明确的意愿实施帮助,求助者为了自尊依然不愿意接受。
这样的案例的严重性有时候发展至家庭关系中,面对自己最亲近的人的帮助,依然是拒绝的态度,这样的极端不得不以人格中带有某种缺陷作为判定。
助人即助己,无论是对求助者还是被求助者,这种思维模式的重铸,才是真正人类之间互帮互助的必要条件。
凡事有个适度,过犹不及
如果动不动就去求人,也是一种心理疾病啊!
反之亦然,打死都不求人,那也是一种病哦
总有求人的时候,得讲讲人情味
偏于不怎求人的,自强而独立
善于去求人的,变通而机灵
一旦极致化,反而坏事
我就是一个不喜欢张嘴求人的人!如果自己可以克服的困难,或是自己能做到的事,我从来都希望是我自己来完成!求人帮忙有时候也是给别人添麻烦!但适当的求助我也不排斥,有些事我也会寻求帮助!
我认为不求人并不是什么心理问题!大家如果都信奉“张嘴三分利”的观点,我觉得那才是真正的问题!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分不清求助和求利之间的界限!稍不小心就容易将求助演变成了求利的行为,所以,能不求助,就不要求助!因为越界的求助不仅得不到帮助,而且还容易丢了自己做人的尊严!
我记得小时候有一首歌叫世界需要热心肠!估计很多和我年纪相仿的人都听过!歌词的第一句是,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助人为乐也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但我觉得主动求助和别人主动帮忙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主动求助是自己乐意,主动帮忙是对方乐意,出发点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时,我是万万不会求助于他人的!但是我很乐意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
有什么办法能防止心理创伤吗?
首先不是能不能防止的问题,而是为什么要防止?好比人体的免疫力,***如没有疾病,人体会进化出免疫力吗?没有疾病也就没有了免疫力,免疫力的提升也是建立在疾病严重性不断提升基础之上的。那么心理创伤和心理健康跟疾病和免疫力的关系也是同样的,没有了创伤,心理也就不会再成长和发展,没有创伤也就没有心理健康一说。如果你把所有的创伤都防止和避免了,那心理将会停滞,不再发展,不再成熟,停留在婴儿时期类似弱智的状态,那么你为啥要防止和避免心理创伤呢?你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呢?
既然心理创伤已经发生了,就无可避免,只能去面对。
心理创伤的开始了会很痛苦,难以接受。那随着时间的推移的话呢,那就能接受,找到这个事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世上的每一件的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意义和价值,那么我们要去寻找到它的意义和价值,那就可以转换这种心理的创伤,成为用新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
预防心理创伤:1. 极致的做法:不让自己陷入可能的危险境地,自觉避开危险区域,就像预防火灾一样。2. 去承受去经历,并总结经验教训,磨炼自己强大的内心与辨识能力。 3. 阅读他人的失败经历来对比自身,***想遇到同样的困境如何面对担当,做好充足的准备。 4. 不断学习完善自我,充实自己的生活,丰富自己的大脑,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祝你成功![玫瑰]
没办法。
心理创伤这个词给人很多误导,若是换成挫折成长如何?会不会感觉好一点儿?
每一个个体成长过程中无一幸免,也不必幸免,没了它,我们无法成为更好的自己。
回过头,我们如何定义我们成长的经历,将会决定我们此刻的生活状态。
从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角度来看,心理创伤是不存在的。它本就是伴随人一生起起落落的不可的朋友。你怎样对待这个朋友,朋友就会给你相应的反馈。
无论是这朵花,
还是这朵花,
还是这树花,
都是生命的馈赠。悦纳ok
既然是要面对心理创伤,那就不是讨论要不要避免的问题,而重点是,接受和面对。
其实,每个人的童年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创伤性体验,有些体验会促进你成长,但有些体验会让你停滞。
在我小时候,吃饭时经常会被爸爸惩罚,因为只有在吃饭的时候,我们才会见面。而我爸爸的惩罚方式就是不给我吃饭,让我面壁。
慢慢地,我就形成了一种模式,就是每当我不能准时吃饭时,我都会很愤怒,那种被惩罚的羞耻感、无力感再次[_a***_]了。
有次,我甚至因为助理没有准时帮我订饭,而把他炒掉。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童年创伤会影响到我们如今的生活、人际关系和对世界的看法。而且,我们还会在这个过程里,不断重复曾经不好的体验。
而切断童年创伤有三个步骤:接受、修复和阻断
下面我用一个来访者的例子来具体说明,这三个步骤是如何做的:
我的来访者,她跟丈夫之间的相处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丈夫无法理解自己的老婆为什么有时候会突然生气,而来访者也无法表达自己生气的原因。她经常会因为丈夫的一个有点凌厉轻蔑的眼神而勃然大怒,甚至处于一个歇斯底里的状态。
这是因为在她六岁的时候,她瞒着爸爸偷偷养了一只兔子,但不幸的是,还是被爸爸发现了。爸爸很愤怒,直接把兔子从八楼阳台扔了下去,摔死了。她当时年纪太小,虽然很难过,甚至很想拿刀把自己的爸爸杀了,但爸爸太强大了,她根本什么都做不了。
可她记住了爸爸的那个眼神。
所以,她看见丈夫凌厉轻蔑的眼神会勃然大怒,并且歇斯底里的原因,正是这种眼神和她爸爸当年摔兔子时的眼神很像,把她曾经的创伤感受体验激发出来了 。
因此,当我们知道创伤形成的原因后,第一步我们需要的是接受创伤的存在。
什么叫接受创伤的存在?就是接纳曾经所受到过的创伤,正视这个创伤的存在,而不是否认或逃避。只有当我们接受了创伤的存在后,我们才可以进行一些修复和调整。
第二个步骤是,与过去的自己建立一个链接。
所谓的修复,不是说现在去指责父母,埋怨父母,而是跟当时的自己建立一个链接。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去保护那时候的自己,让当时的那种感受能够得到表达。
就像我问我的来访者,如果回到当初,你看到那个小女孩,你会对她做些什么?她说,我会走过去抱抱她,告诉她这不是你的错。
当那时候的感受被她说出来后,也就是跟过去的自己建立了链接。告诉过去的自己,现在的她已经拥有足够的力量,去保护自己了,不需再担心被伤害而紧张、愤怒了。
第三个步骤是,阻断创伤,选择支持性的***。
当你拥抱自己,跟自己建立链接后,可以通过用阻断的方式,来让自己做出一个新的选择和改变。阻断的方式,就是寻找支持性的***。
比如我的来访者找的支持性***就是她丈夫,她选择跟丈夫坦白曾受到的伤害,并告诉丈夫,希望他能够在她发脾气的时候给予她一个拥抱。当他们进行这样的交流后,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模式。
当然,这种改变的尝试并不容易,需要一个过程。
童年的创伤已经造成了,不管是父母有意,还是无意的过错导致它的发生,这个事实已经无法改变。
与其说,我们去和父母和解,去原谅父母曾经所做的一切,倒不如,我们作为现在的自己,去改变曾经的自己。
——by 胡慎之
作者介绍 : 胡慎之,知名亲子关系专家,向日葵心理创始人,向日葵爸爸。《胡慎之:幸福家庭必修课》在喜马拉雅热销中。新书《陪孩子度过生命第一个三年》、《父母的教养,孩子的成长》京东当当热销中。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mansandhaikus.com/post/5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