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要如何预防冠心病?
1.做好“春捂”,防寒保暖。
春分后气候仍然多变,遇有大风大雨天气要尽量不外出,根据气候变化和个人体质,注意增减衣被。体弱多病者尤其要注意。
2.戒烟。
无论主动吸烟或是被动吸入二手烟、三手烟,都容易诱发冠心病等心血管病,所以我们要尽量戒烟。如果实在戒不掉,建议每天吸烟量<5支。
如果膳食中钠盐摄入量超标,容易诱发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中国人群钠盐摄入量普遍较高(平均10.5 g/d),特别是北方人群,远高于WHO(5 g钠盐/d)或我国营养学会(6 g钠盐/d)的推荐量。
所以,我们要减少烹调用盐,选购含盐量低的食物,尽量少食或避免高盐食物。
在减少钠盐摄入量的同时,可以适当增加膳食钾摄入量特别是天然富含钾食物的摄入量,对预防心血管病是有好处的。富含钾的食物多为水果蔬菜,可同时提供健康需要的维生素和纤维素。
4.限酒。
过量饮酒是200余种健康问题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样,也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实际摄入酒精量的计算方法为:酒瓶标示的酒精含量(%v/v)×饮用的毫升数/100×0.8。
身体活动不足、体重超标是导致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适宜的有氧运动可降低安静时的血压,改善心肺功能。运动的形式可根据个体的喜好及运动环境和条件来决定,但运动量要根据个体的健康状况来决定。
每日30min,每周至少做3-5次的运动可以有效改善心血管健康,重在长期坚持。
6.合理膳食。
平时要增加膳食中非精制米面(谷粒表皮富含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比例,减少膳食中总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量。
建议每人每日摄入:奶类300g,蔬菜300-500g,水果200-350g,禽蛋类120-200g,谷薯类250-400g。
7.乐观的生活态度。
8.良好的睡眠。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我是内分泌糖尿病科主治医师,你的健康我来守护!
您好,感谢提问。每当换季时和气温突发变化时,是冠心病急性发作的高发时间段。预防冠心病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
1.平稳控制血压。血压在每天当中和每个季节当中都是有一定程度的变化,而忽高忽低的血压是冠心病急性发作的一个诱因之一。建议高血压患者,在换季时,或气温突发变化时,积极测量血压,监测变化,必要时到门诊用药调整。
2.定期体检。除了管理血压之外,同样应该管理好个人的血脂、血糖水平。建议冠心病患者每当换季时,或每3到6个月到门诊复诊,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情况。
3.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谓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的膳食,适量的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保持心态平和。在一般的情况下,冬季很多人运动量减少,到春季的时候气温变暖,可能会增加运动量,建议冠心病的患者,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避免突然加大。
总之,当有身体不适的情况,如活动后的胸闷、胸疼等情况,应该到门诊立即就诊。
春季是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如何消除隐患?
脑血管病是因为脑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改变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引起的大脑神经功能障碍。脑卒中也就是脑中风,就是一种急性发病的脑血管病,是目前致残率和致死率很高的一种脑血管病。
春季是气候变化非常频繁的季节,气温忽冷忽热,大气压强也是忽高忽低,很容易导致脑供血的不足及血压的波动,成为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峰期。脑血管病患者一般年龄较大,血管健康状态本来就不好,血压难以控制,就更容易引起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
要消除春季脑血管病的发生隐患,就要从管理好这个时期的血压做起。如果血压控制不好,就要及时去[_a***_]检查,并调整降压方案;同时,要主要调整好生活和工作的状态,避免过度劳累和着凉感冒;饮食控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少喝酒、少抽烟,营养均衡,切忌吃得太咸、吃得太油不消化,多吃蔬菜和水果,防止便秘。
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不是单一因素引起的,因此在任何季节都要控制好脑血管病发病的多种因素。除了年龄增长、性别和遗传等因素之外,脑血管的发病还与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及其他心脏疾病、血脂异常、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肥胖、吸烟、缺乏运动、暴饮暴食、营养摄入不均衡、酗酒、代谢综合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使用激素类药物、睡眠呼吸紊乱、血液高凝状态和炎症等有关。
有上述问题的朋友们最好在春季安排一次全面的体检,以及时发现和控制上述疾病和问题。
首先得有一点,危险人群!不管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我们对此类病人寻常印象就是高血压,好喝酒抽烟,大胖子,,,所以
一,控制基础病。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等,当然还有其他的疾病,定期找主治医生复检,将各项数据都平稳保持在正常水平,降低危险系数。根据自身情况,认真听取医生的建议,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长期服用抗凝药的更加严格检查。
二,高血压病用药尽量应用长效药,避免使用短效药以及副作用较大的药物,诸如罗布麻降压零号等一定勿用,此类药物降压效果迅速,但是极易反复,血压波动极大,增加血管脆性,极其容易引起心脑血管意外。
三,不要冲血,其实冲血是民间自己起的名词,临床没有这种说法,其实增加血管负担,有害无利,并且控制输液量,液体之中的细小异物会沉积为血栓。
四,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戒烟限酒,多吃绿叶食材,控制体重,合理的运动。
五,基本上常识性内容就这些了。最重要的就是有病到医院,没病听医生的,合作才愉快。不要乱听信非专业人认识的讲解。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mansandhaikus.com/post/5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