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问题都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青春期阶段要面临人生重要的三次考试——小升初、中考、高考,加上现在社会环境让孩子学习压力非常大。
12-18岁的孩子特别容易出现厌学和情绪问题,如焦虑、烦躁、抑郁等。
孩子情绪不好,容易出现行为问题甚至亲子冲突,如***、骂人、砸东西、拒绝上学、长时间玩手机、作息不规律。
并容易出现人际关系的问题,如孤僻、自我封闭,不愿意跟人交流。
研究调查发现: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小学生占13%,初中生15%,高中生19%,大学生25%。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遇到的问题会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所以他表现出来的问题和行为就会越来越多。
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外在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希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能得到更多重视。
大部分人的青少年还处于中学时期,这个时候学习压力巨大,每天学校、家里两点一线,家里、学校在学习方面也抓得紧,而偏偏又碰上快速发育,生理骤变,心理波动很大,也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1、想亲近却又不敢亲近的社交恐惧。在此之前,青少年们大多是埋头学习,生活简单无波澜。在进入青少年时期后,身体快速发育,并开始伴有性别特征出现。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没有心理准备青少年们措不及防,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他们也非常地好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些变化,会从各种途径去了解,但心里却又怕这些变化会让自己在人群中被当做异类,有的会出现社交恐惧、自卑等心理。他们大部分人会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一旦有人在背后窃窃私语,他们都会疑心是否在讨论自己,走到大街上,他们都会感觉好多人都在注视自己,而实际上压根就没有。重要第三人的看***对他们会产生重要影响,甚至终生。他们一方面从内心想融入群体,渴望被他人接纳,另一方面却又刻意逃避,生怕别人会闲言碎语。他们只会和同龄的同性同学、朋友分享,走得很近,对于异性则是唯恐避之不及的,有意疏远。
2、看似成熟却又不成熟的叛逆心理。一提到青少年,很多人的脑海中就会想到,这个年龄阶段的人会很叛逆,情绪反应很大,易激惹。确实,因为一方面由于青少年们自己生理发育趋于成熟,变得身材高大,开始觉得自己也是一个大人了,自我意识在快速觉醒,内心里希望父母能像对待成年人那样尊重他们;另一方面,由于实际上他们心智还没有发展完善,在考虑问题等方面还略显幼稚,无法让父母放心,父母还是会精心呵护,仍是当做小孩看待。因此,在父母和青少年之间,矛盾就埋下了。如果父母依然没有觉察到微妙的心理变化,还是按照老方法来处理,就极有可能在他们之间爆发出大战争。当然,很多父母也都能意识到青少年的变化,这时就需要***取他们能接受的方式来对待,否则强硬的态度只会引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青少年更强硬的反抗,从而导致双方关系紧张,父母天天念叨叛逆。
3、表现勇敢实则脆弱的矛盾人格。由于他们还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格还正在形成,有的时候会表现出多样的矛盾特性。他们对事物的认知缺乏成熟的理解,可以一下子把你捧上天,一下子把你摔在地。他们会狂热的追求某个明星,也会旗帜鲜明地讨厌一种制度。他们就像还没有被驯服的野马,精力充沛、横冲直撞,还有待于在社会中历练。
总之,青少年的心理是非常复杂的,容易两极分化。由于他们还不成熟,常常会喜怒无常,还无法驾驭自己的情绪,而随之带来的就是因为学习、生活事件等所带来的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偏执、人际关系紧张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这个时候,他们迫切需要学校、家庭合力正确对待,只要平稳度过了这个时候,后面也就慢慢成熟了。一旦处理不当,导致后悔莫及的事情也不在少数。所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极大关注,妥善处理。
青少年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情绪,青少年期自我意识不断的发展,但思想上不成熟,易矛盾,而引***绪不断的变化,心情好时,情绪就好,心情不好时,情绪变差,易怒易喜,有时开怀大笑,有时莫名悲伤。
行为,情绪的变化会带来一些行为的变化,比如心情不好,做事遇到挫折就会和父母对抗,埋怨;情绪不好使,心情低落,容易自我封闭,什么话也不说。
认知,自我的受挫,容易自尊心受伤害,认为自己无能,都是自己的错,自我价值感降低。
青少年期,孩子身体发育已近成人,但思想不成熟,需要家长的鼓励和认可,还有爱的接纳,接纳孩子发生的一切,理性的对待,合理的引导,孩子会在爱的陪伴下成长!
一切都不是问题,只是孩子成长的经历,他们需要在成长中积累经验!需要在经历中成长!
1. 在学习方面,会感觉压力过大、讨厌上学、学习障碍、考试焦虑、学习惯性的干扰等等问题。
2. 在心里方面,有可能出现焦虑、抑郁、孤独、自闭、挫折适应等等的问题。
3. 在人际交往方面,会出现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处理等问题。
还有出现沾染[_a***_]的习惯和不良行为的问题,如迷恋网络、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等等问题。更严重的会出现青少年犯罪等等问题。
北大儿科六院有一项数据显示,全球儿童青少年心理疾患的患病率超过20%,而我国儿童青少年抑郁,焦虑,以及其他方面的情绪行为障碍的比例也高达20%。
首先,我们说心理问题是有轻重之分的。如果是一个青少年有一般心理问题,一般会表现为情绪上的不太稳定,人际关系上的摩擦增多,亲子沟通质量下降,亲子关系变得紧张,在学习上容易分心…这些都是表面上能观察出来的问题,反映的都是孩子底下的情绪层面出了问题。
所以,当孩子有这样的一些迹象的时候,家长不必要太慌张,因为你要明白,他这个时候应该是有一些小小的心理问题,或者一些情绪问题出现了需要被解决。就好像身体有点小感冒。但是很多家长往往错过了干预的最佳时机,也就是在一般心理问题产生的时候做了错误的应对导致问题加重。
就拿疫情期间举例子。很多孩子在疫情之间,由于上网课的这种模式改变,跟手机网络的这种打交道的时间增长,在家里面父母的他律增加,自律性下降。
所以整个环境的变化,这其实是一个阶段性的,或者是说一个比较共性的问题。但是很多家长如果过于焦虑,或者是说用错误的方法,比方说责骂,催促,过分的监督孩子,那就会让这个一般心理问题发展成严重心理问题,也就是容易使孩子的焦虑抑郁对抗的情绪固化下来。
所以,在这里我们提到严重的心理问题,就是说严重的焦虑,对孩子他可能就是无法静下心来学习,他可能内心就是一直是惶惶不安的,他可能总是需要走来走去,或者在上课的时候会不停的讲话,我们称为为“言语腹泻”,以此来缓解他的焦虑。
或者这个孩子可能会抑郁,他就是对学习完全失去了动力信心,觉得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意思,不去学校,在家里躺着也不想交朋友,也不想跟父母对话,那这个时候是一种严重的抑郁了。
还有就是我们说强迫,孩子大脑里面会有一些反复的强迫思维,导致了过度的内耗。
还有一些孩子会出现躯体化的症状,比方说他可能会总是会肚子疼,或者总是会头疼,到了一些紧要的考试关头可能会腹泻,那这些其实查不出器质性病变的后面都是心理问题。
所以说当我们的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可以从他的行为变化或者是说情绪变化上去看待,他也许这个时候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他可能有了一个轻微的心理问题,但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及时的去处理,去被看到,那可能就会发展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预防大于治疗,问题产生了,我们家长也要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及时的寻找专业帮助。
我是@国家心理治疗师黄孜孜
一个资深心理咨询师与家庭教育指导师,希望将我所学以及咨询中所接触到的心理学知识分享给大家,帮助大家更好地生活。有问题也可以给我留言,欢迎大家点赞,关注,留言。
5岁男童有这种症状是“心境障碍”吗?该如何治疗?
我觉得这个孩童不是情感障碍那么泛泛。孩子很可能是受了惊吓。受到严重的惊吓会有两个后果,一个是主意识丢失,俗称魂丢了,一个是脑神经断裂,行为语言会有改变。如果是主意识丢失,孩子往往会没精神,嗜睡,恍惚等,看他的眼睛能不能聚焦。如果是脑神经断了,他这么小可能就会下意识胡言乱语,如果是大人,会有受***的感觉。
像这种情况,我认为一定要照顾好孩子,更精心更细致的照顾孩子。你要知道,他大脑神经乱了,你怎么修复,只能是把他当做更小一点的小孩,重新帮助他组织语言,教他怎么说,问他想什么呢,说不出来替他说,并且不能有一点脾气,因为,重新建立的脑神经还很脆弱,一点都不能打击他。孩子关注什么,你就关注什么,安抚他,肯定他。还要加强营养,帮助修复。
如果还有问题,或不清楚或有疑问,可私信我,我能连接上孩子,所以,孩子有问题尽管可以问。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mansandhaikus.com/post/5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