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总爱自言自语是怎么回事?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我试着分析一下,一是和性格有关。有的人性格比较懦弱,担心自己说出的话,表达某个观点会是错的,被别人笑话;二是与挫折有关。在生活中有多次失败,不能在别人面前再次表现出来自己还会失败,在心里对自己形成一种暗示,不自觉的就会通过自言自语的形式表达出来;三是一种特殊的一种不自信形式,用自言自语表达对某件事或人的不满。
(图片摘自网络)
而这样的人又肯于专研,对什么事情都充满好奇,都想去体验,想去感受。又不愿意把自己平时的所思所想所感受到的东西向他人倾诉。
人的大脑就像一个储藏室,装的东西大多,总得输出,否则就再也装不下其它的东西了,所以有的人就会出现自言自语的情况。
还有一种就是人过于兴奋,又愿意和别人分享,他也会出现自言自语的情况。
有的人出现自言自语的情况是一种病态,但也有的人不是病态,就像我前面所说的那种人就很正常。
人不管用何种方式输出自己内心的情绪,只要不危害他人的情况下都是很正常的。
跟朋友旅游住酒店,卫生间隔音不太好,感觉她一个人在厕所里演完了一场戏。
从身边人和自己的经历来看,大概有以下四种情形。
自言自语的4种姿势
1、信息梳理
这个在学生中间很常见,学习复习的时候常有声地说出来,其实是为了知识等内容的梳理,结构更加清晰。
2、缓解压力
有些人在感到焦虑不安的时候,会自言自语,无论说的内容是什么,都能帮助他镇定下来,安抚紧绷的神经。
3、思辨斗争
简单地说,就是和脑袋里的小人打架,可能你有两个不相上下的念头,你这时候会进入角色扮演其中的一个小人,辩护你的观点。
4、自娱自乐
我刚刚说那个朋友就属于这种,当时我俩在欧洲旅行,回到酒店她在卫生间里就开始自言自语,我大概听出她是把这一天的奇遇重复了一遍,然后再出来时脸上洋溢着微笑心情大好,哈哈好吧,佩服这种人,你们开心就好。
你能做些什么?
欢迎点赞并关注夏小糖的心理驿站,实用的人际关系和职场心理、有趣的心理测试和人性揭秘,都在这!
这样的行为是心理压力过大的表现,这是一个人类被电子科技僵化的时代,人与电子设备之间互动的越便捷越简单,人就越不会努力发展自己的社交能力,对与人交往也就越觉得心累,担心自己说的不妥当,或者说错了会惹出更多人际关系上的麻烦,就索性不说了。
然而,人有压力是需要宣泄的,当找不到合适的倾诉对象的时候,自言自语就成了被迫选择的方式。
当他自说自话的时候,他脑中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幻想,会想象出说话的对象、环境、情节等,并且有一定的强迫倾向。
当他觉通过自言自语的行为得到了精神上的安慰和缓解之后,就会对这种方式不能克制,乃至上瘾,这类人有可能会有一些精神类的相关疾病。
谢谢邀请,我就经常自言自语,主要是孤单。有时脑袋里总想起以前各种事,也后悔自己很多不成熟的行为。想着想着就会自言自语,有时心里突然愤发出很多情绪,周围又没有懂自己的人,这样我也会自语自言。用一首小诗来诠释自言自语这种心态:《成长》
昨天
忘不掉
今天
忙不完
明天
想不到
时间的轴
纵横交错
如一张网
让心彷徨
多少次
深切呼唤
愿有人陪伴
后来
独自坚强
跨过所有的坎
多少次
伤痛难捱
愿尽快翻篇
后来
独自舔舐
逐渐抚平愈合
风刀霜剑
瞬息万变
只身一人
虽狼狈不堪
心却阳光灿烂
生活再艰难
别忘了发现
那一抹光亮
喜欢独处是一种心理疾病吗?应该怎么办?
完全不是。人总会有一段时间感觉心累了,想要独处休心。暂时独处不代表一辈子独处。这很正常,是一种保持心理健康的表现。若是在这时强行将自己开放,才是真正的心理疾病。想独处不是病,强行开放自己才是。顺其自然就好。人总是会有这么一段时光,想好好的一个人静一静,好好的一个人独处。要学会接受各种各样的自己,才能活得快乐。一个人渐渐开始独处,自然就会慢慢脱离自己原来的人际圈,这是必然的。大家也会慢慢适应你的"消失"。你没有那么多观众,别这么累总在意别人的看法,做好自己就好,要学会爱自己^W^。
我个人觉得,喜欢独处不是病态!而是一种修养,经历过风风雨雨,有很多的事都看在眼里,交心的真正朋友同学等等太少太少了!尔虞我诈,脏话联篇,虚伪不义!为了自我保护和修真养性,还是独处,静下心来看看书,写写字,听听自己爱听的歌曲,何乐而不为呢!
人有两种性格,一种是外向型性格,这种活泼可爰,说起话来,总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第二种是内向型性格,这种沉默寡言,不善于与外界沟通。.
其实,一个不喜欢说话,性格内向的人并非是心理疾病。与忧郁症有些相似。忧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
这种人其实没有什么不好,只是不爱多说话,语言交流比较少。尤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最不爱说话。由于人生地不熟,对这些人,性桥,脾气,爱好都不了解。认为自己说话水平不高,会让人不满。对身边的人和事漠不关心,给人一种肓傲自大的印象。.
人常说,江山难易,本性难改。虽然难改,仍要努力去改变,多学习,多与人沟通交流,多培养自己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你不和别人交流,永远都不了解你身边及周围的人边人,别人也不了解你。.
语言是心灵的窗户,只有通过语言交流,才能让你了解世界,认识世界。
图片来自网络
独处不会寂寞,相聚远离诱惑。相聚时能给他人带来欢乐!独处时默默的经营着自我!这才是完整的人生。独处是一种境界一种能力,否则就变成了孤独孤辟空虚,不是想独处就能获得心灵的自由和生活的随意的,这和性格阅历积累有很大关系,真正能作到独处的人是能宅在家里不无聊,走出门去不闭塞,一切都在意愿之中……
年轻的时候,朋友很多!随着经历的风风雨雨和沉淀,现在有资本独处了!独处这种高消费行为生活状态要有资本!不建议年轻人独处!该了解社会,理解生活,悟出来人生法则是需要经历和体会的……
个人感觉独处方式一样,性质不一样。优秀的人独处是因为自傲,看不起平凡的人,话不投机半句多,因而独处。平凡的人独处是因为自卑,感觉自己不够优秀,配不上优秀的人,怕被瞧不起,因而独处。无论哪种独处,只要自己感觉幸福都无可非义!随意就好……
虎豹都独居,牛羊都成群,与其跟那些话不投机的对象瞎扯,还不如静下心独享清静。不想为了交一些没有质量的朋友,而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有那个时间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一些事情,我很多时候就很喜欢独处。独处才可以静下心来去深入的思考,不断充实自己,进一步提高自己素质,让思想有一个升华,然后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分辨是非,准确把握事情的本质,正确判定事物发展方向,釆取正确而有实效的行动,从而处于主动地位。
不一定,如果并不会影响正常的社会交往的话,就不属于心理疾病。
首先社交焦虑症的定义是,为遇到陌生不熟悉的场景,对陌生人抗拒,回避人际交往。由于自卑或害怕被批评,害怕自己在别人面前出丑,害怕被别人注视,害怕去公共场合。如果没有以上情况的话,不属于心理疾病。
相反的,在之前我看过的一文中,以下解释,喜欢独处是因为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事业和需要投入的东西,是找到了自己的意义,成为了一个不害怕独处不害怕孤单的人。人只要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一个人为之奋斗和付出,那么便也是幸福的。所以,喜欢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是对自己的人生有很大帮助的,独处不影响正常社会交往,找到了自己的目标,便是一种比交际应酬更有意义的事。
所以,独处不一定是心理疾病,可以自行判断。
心理疾病是如何[_a***_]的?
心理疾病是指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而使自己思维上、情感上及行为上发生了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和现象。心理和行为上偏离社会生活规范程度越厉害,心理疾病也就愈严重。心理疾病是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起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思维、情感、动作行为、意志)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是大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
曾经有个同事就是心理疾病的特征,这个人自私狭隘自以为是,基本不与他人沟通,如此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情绪不稳定,做事偏激武断。
总之,出现心理疾病的人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方面绝对存在问题。
心理疾病是如何产生的?它和其他疾病一样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有遗传方面的因素。
其次有自身方面的因素。
再次有环境方面的因素。
最后有观念方面的因素。
心理疾病的预防工作,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的课题。很多具体工作还都没有正常展开。比如说婚前的检查,孕妇及产妇的心理干预,婴幼儿的心理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
这在很多地方才刚好起步,而有的地方还是一片空白。
我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人患有这类病了,大人们都说是中了邪气了,还有人说鬼魂附身,好一点的说法是晚上踩到什么东西了。因为他也搞不明白。
小孩子得了自闭症,小伙子得了抑郁症,大家都用封建迷信的思想给予解释,甚至出现了巫婆神汉这样的职业。
那现在我从反面来说说,为什么同在一个单位,一个集体,甚至是一个家庭的人,有的人心理很健康,而有的人却患有心理疾病呢?
所以,从上面提出的四个方面来分析,就不难得出结论了。
当然,如果要确定一个人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患上了心理疾病,还要去正规医院进行全面检查。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才能有效治疗心理疾病,切莫讳疾忌医啊!
人们并未认识到人类心理精神的结构和作用原理。
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负面影响造成身心不健康使本我人格(元神)为了转移痛苦,通过各种形式来扰乱自我人格(识神),就出现了各种心理精神症状。身心病痛不解除病症就得不到缓解治愈。
爱护身心[心]健康很重要
大家好,我是拯救不开心的拉斐尔,一名博士在读的心理医生。
心理疾病的爆发,常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1.遗传因素与原生家庭因素影响,受这两项因素影响,神经敏感性不同的个体间随着生活事件的自然积累,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形成不同的性格特质,其中部分特质可能导致个体相较他人更加容易堆积压力诱发心理危机,如过度敏感、过度自卑/自信、过度偏执、过度刻板、神经质等。
2.认知模式障碍导致异常情绪堆积,个体受原生家庭、生活***、自我认知总结、社群环境、社会环境等影响,潜移默化的可能形成自身一整套成体系的认知系统,因该系统出自个体周遭一切的影响,很多时候个人是很难察觉自身认知模式存在问题的,甚至即使外界提出自己某个地方不该这么做不该这么想,该个人往往任不愿做出改变。但异常的认知模式,往往导致个体生活中会感受到或招致来更多的压力与烦恼,并最终可能导致心理危机的爆发。
常见的认知障碍,如部分个人可能表现明显的极端化思维特征,以偏概全的认知世界,习惯以极端化案例进行解释与要求,处理生活问题也往往习惯以极端化的态度进行处理与表达;
如部分个人可能表现明显的自我中心化特质,以自我喜好圈子等为核心,排斥与自己不同的或自己主观不喜欢的他人及其想法,对外界的意见也往往根据是否与自我是“同类”,判断到底是“意见”还是“攻击”;
如部分个人可能表现出明显的读心术思维,习惯以自我思维模式或自我经验,推测他人的想法或行为背后内涵,并常羞于或不屑去严重推测是否正确,常便以自我推测进行处事与生活。
3.创伤***件导致的心理压力剧增从而诱发心理疾病,某些情况下,个体可能遇到一些完全打破正常生活的或自我完全不能接受的突发***打击,并因此陷入崩溃状态,某些情况下,个体可能因为长时间处于难以承受的压力之中,而渐渐堆积情绪压力最终因某次触发***,而陷入崩溃之中。
一旦确认心理问题的存在,还是应及时寻求外界帮助积极进行处理,尽可能降低其对实际生活的影响,很多人会产生熬一熬能够解决问题的想法,但正如上文所述,一般能够熬过去的更多是第三种问题,而前两种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引导个体,认识自我,改变自我方能减缓压力,最终完成自我蜕变从而解决问题,越是拖延则表现在症状上也会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趋势。
我是拯救不开心的拉斐尔,希望你能开心,如果大家希望了解心理知识或想要咨询一些心理小问题,都欢迎关注我私信我(私信基本都会回复记得查看哦),感恩每一份关注、点赞、评论、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mansandhaikus.com/post/5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