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是啥意思?
一般高危也就是用来简称高危人群的,所谓高危人群在此认为是有心、肾、肺、肝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或结构异常,有术中严重心肺功能障碍风险以及出现各种术中并发症风险的人群。
高危人群通常分为:①易感人群;②高暴露人群;③具备某种促进发病条件的人群,如营养水平低下者,慢性疾病患者,蒙受他种有害物质的影响者,经受其他特殊不良条件的人群。
猝死有5个高危时刻,需高度警惕,是指哪些时刻?
近年来,猝死频发,已经成为剥夺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猝死,往往会在一瞬间发生,平时身体看上去很健康的人,会突然死亡。
比如,人在酒精的作用下,心脏的跳动加快,血压升高,血管的压力增大,加速血栓的形成,如这时在发生高强度的运动,造成血管痉挛,双重的***下,发生猝死的几率提升2倍。
在临床上,这样的事件比比皆是,尤其是中老年人,本身的心脏,血管的功能下降,发生危险的几率更大。
医生提醒:猝死有5个高危时刻,需高度警惕
1、性生活过程中
适当的性生活对身心健康有益,然而不恰当的性生活,则有可能诱发猝死,时间过长、过于激烈、酒后办事,都不可取,容易突发中风或猝死。
2、过于疲劳时
近年来经常看到某某因连续加班过劳猝死。身体长时间处在劳累状态,脑力和体力时刻都在透支,当超过身体最高承受能力的时候,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致猝死。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
3、饭后1-2小时
人在进餐后,血糖血压等会有变化。一些心血管疾病的人,血压下降幅度较大,更容易出现血管淤血、血流减慢的现象,进而诱发血栓等。
进餐要适量,不可暴饮暴食,尤其晚餐不要吃太饱,以免诱发疾病。
4、如厕排便时
如厕排便时,过于用力或者起身过猛也会增加猝死的风险。排便时,腹壁肌和隔肌会强烈收缩,这会导致腹压升高,心肌耗氧量也会随之增加,血压也容易突然升高,容易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等,这都是猝死的直接原因。
5、久坐后
新研究显示,每天坐6小时以上将增加患病机会,且早死风险增加25%。
长期久坐容易形成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导致肺栓塞,结果将是致命的,有瞬间发生猝死的可能。
生活中,如何预防猝死?
1、常饮茶,保护心血管
猝死中,心源性猝死,是最主要的死因,约占80%。心源性猝死,多数患有心血管疾病,因此,养护好心血管,可预防猝死。
常饮茶,可稀释血液,消脂排毒,对心血管健康,大有益处。蒲公英苦荷茶,泡水喝,可调血脂,降压,促排毒,有益心脑血管健康。
蒲公英,是一种“药食同源”的小植物,非常常见,其提取物可以有效的降低血液中不好的胆固醇,增加好的脂蛋白的含量,可以平衡血脂,保护血管健康。黄花苗的根茎保肝作用更好,所以,平时可将其泡水代茶饮,可以帮助修复肝损伤,还能排肝毒、清肝火,***防治肝炎。
藕叶其含有多种有效的成分,尤其是其含有的黄酮类和生物碱类,对于身体中的总胆固醇具有降低的作用,并且还可以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从而改善血液浓粘状态,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
2、多运动,增强免疫
适当的运动,能够使心跳加快,心肺功能会有所增强,血液循环更顺畅,机体免疫系统也会增强。
研究表明:每星期快走75分钟,相对于不运动的人,平均延寿 1.8 年。低量的运动能降低死亡率 20%,适量的运动降低死亡率约 40%。因此,生活中,不论多忙,都要注意增加适当的运动。
3、戒烟戒酒,减负担
香烟燃烧后,会释放出百余种有害物质,对五脏六腑、血管等,都具有严重的损害。
并且,长期大量吸烟,容易导致动脉硬化、血栓的形成,诱发脑梗、心梗等,甚至导致猝死。
喝酒,会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速,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增加猝死风险。
预防猝死,要注意戒烟戒酒,给身体减负担。
还记得邓丽君吗?华语歌坛上的***人物!直到现在还有非常多的人还记得她"漫步[_a***_]路""甜蜜蜜""北国之春",灿烂的笑容,甜美的歌声,当之无愧的歌后!可惜,就是这么一位英才1995年的时候,42岁的她却突然猝死在泰国。一代歌后就此香消玉殒!
除了邓丽君,其实还有非常多的名人也死猝死,比如功夫巨星李小龙,"大哥"柯受良,相声***侯耀文等等。
那么,什么是猝死?
根据WHO的定义,猝死是指的平常身体看起来健健康康,没有什么疾病,但是在非常短的时间之内就因为"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这里有三个关键的地方。
回到题目,猝死有5个高危时刻,需高度警惕,指的是哪5个?
1. 胸闷闷的时候。如果你突然感觉自己胸口闷的厉害,并且坐下来休息也难以缓解,那么一定要警惕猝死来临。这可能是心脏发出的信号。
2. 心慌慌,乱乱跳。正常人心脏的跳动是有节律的,不会出现心慌乱跳的的情况。而猝死的一大死因是心源性猝死。所以,当心脏电生理活动出现明显障碍的时候就早的症状就是心慌!尤其是加班熬夜的年轻人,一定要注意了。
3. 头晕晕,眼花花。脑血管的突发供血不足会导致头晕眼花。有的可能休息一下就能缓过来,有的可能一直都会有。如果你头晕眼花,甚至发展成昏迷,那么一定要警惕是不是猝死来临。
4. 手绵绵,脚软软。手脚无力,全身发软也是猝死的先兆。
5.心跳慢。心跳快了不行,慢了也不行!我们知道心脏跳动会泵血,而当心脏跳动慢了以后泵血不足。循环血量不够,心脏跳的慢,很容易就猝死了。
哪些人容易猝死?如图,下列人群容易猝死。
哪些情况下的孩子是“高危儿”?
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时、新生儿期受到各种高危因素的危害,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的新生儿。绝大多数高危儿能完全健康地生长发育,部分高危儿视疾病危重程度以后可能有运动障碍、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多动、学习困难、自闭、行为异常等后遗症发生。
哪些情况下的孩子是“高危儿”?
- 有脑瘫家族史、家族遗传病史
- 高龄产妇:分娩时母亲年龄大于/等于35岁。
- 低龄产妇:分娩时母亲年龄小于16岁。
- 重度子痫前期,子痫。
- 自然流产大于/等于3次。
- 妊娠次数大于/等于4次。
- 孕妇孕期的疾病:高血压、肝炎、糖尿病、甲状腺肿大、心脏病、癫痫、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
- 孕妇接触有害理化因素:腹部放射线、有毒化学物品、造纸厂、水污染。
- 孕妇服药史:对胎儿有毒性的药物。
- 孕妇智力低下、发育畸形。
- 孕妇有既往围产期死胎死产史。
- 早产:孕龄小于37周。
- 过期妊娠:孕龄大于等于42周。
- 低出生体重(足月小样儿):小于2500g。
- 高出生体重(巨大儿):大于/等于4000g。
- 羊水过多、过少、羊水浑浊。
- 窒息:出生后出现重度窒息,也就是苍白型窒息。
- 新生儿期出现颅内出血。
- 新生儿期出现感染发热和抽搐,或者发热持续2天以上。
- 新生儿期出现持续低血糖:新生儿不进食时间大于/等于12小时。
- 新生儿期出现青紫、呼吸差、吸吮差、反应差。
- 多胎。
满足一项者即为高危儿。
专业产科医生为你的孕期保驾护航,每日更新孕期科普,不定期孕期疑惑解答。专业推算孕周,评估胎儿体重,规化产检。带给你们一个愉快的孕期体验
在胎儿期、新生儿期、出生后发育期(婴幼儿时期或者未成熟脑时期)内,存在对生长发育和机体功能有高度危险的因素的小儿,称为高危儿。
高危儿的定义包含了3个意义:
1.从胎儿期延续到婴幼儿期,不局限于高危新生儿阶段。
胎儿期直至婴幼儿期是生长发育最快速度的阶段,机体功能从不成熟到成熟,但中枢神经系统处于不成熟时期。许多高危因素的危害和影响可以在新生儿阶段表现出来,比如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胆红素脑病。这些疾病虽然经过治疗可以维持生命特征稳定,但是日后的发育生长都会受到影响,需要继续治疗和干预。有些疾病的影响要在新生儿期之后才能显现出来,比如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先天性心脏病、巨细胞病毒感染等,需要婴幼儿期仍然保持检测和观察,以发现患儿异常。
2.不局限于胎儿期和新生儿期,也可能出现在婴儿期和幼儿期。
颅内感染、高胆红素血症、早教幼教缺乏,都需要在婴幼儿期内进行医学检测、干预、治疗。
3.高危儿并不是指一种疾病或者一种综合征,而是指一个持续暴露在疾病风险中的群体。
高危儿是指一个存在生长发育和机体功能障碍或神经精神发育障碍等潜在危险的儿童群体,其中一部分患儿已经出现症状,比如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早产儿;但是,大部分高危儿并没有明显的疾病表现,仍然与健康儿童一样,少数患儿有发生危重病症的潜在风险,需要早期进行医学检测,及早发现异常、早期诊断并进行临床干预,避免病情发展或者产生残障。
图源网络侵删!获取更多健康知识,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倩Sur”!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mansandhaikus.com/post/5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