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中度怎么治疗?
抑郁症中度怎么治疗
1.药物治疗:临床上一般选用5-羟色胺再提取抑制剂类药物进行治疗,如使用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等药物进行治疗中度抑郁症,患有中度抑郁症服用药物时,应严格按照医生指导进行服药,并需要长期坚持,切勿突然停药。
2.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一般***用支持性心理治疗以及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以及消极想法,逐渐使中度抑郁症患者得到改善。
当患有中度抑郁症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本内容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精神心理科 副主任医师 常卫利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中度抑郁症好治疗吗?
中度抑郁症是能够被治好的。这个需要一个慢性的过程,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心理疾病的问题,服用一些抗抑郁的药物来达到治疗抑郁的效果,建议平时多出门走动,不要多想,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多晒太阳,多和家人朋友在一起,遇到事情多想想好的方面。
为什么确诊得了中度抑郁症、疑病症,反而心里有些高兴,这是变态心理吗?
首先来说说什么是变态。心理学上正常的是常态,变态是相对于常态来说的一个概念,心理学上的精神障碍就是属于变态心理学。所以变态不是一般老百姓说的理解的变态。你所说的变态心理,无论是不是,都可能和你理解的“变态”是不一样的,这是做下面更具体的解释之前首先需要统一的概念。
然后来说说你的疑惑,中度抑郁,本身就是精神障碍的一种,疑病症虽然从最新的精神障碍诊断手册中移除了,但是这个这个表现是还在的,所以只要得了精神障碍,本身就是变态的范畴了。但是这个变态就好比大脑感冒了,不是一般所说的变态,不可怕。对于你的情况,你是怀疑自己得病,去医院反复的查但是还不相信医生的判断,所以最好诊断了抑郁症,确实是病,对于你来说就是疑病真的是得病了,心理就会开心。这是可以理解的思维逻辑链。
但是无论是疑病还是抑郁,都是精神障碍,心理的开心的感觉,也是基于病情的一种症状而来的,是不正常,不是正常心理活动。对于抑郁、疑病,都需要去专业的精神病医院,找医生进行诊治,坚持服药,同时也要注意家庭环境与支持,家庭的支持家人的理解都是特别重要的。同时,你自己也要有对精神障碍的正确认识,而变态这种观点就是不正确的认识之一。了解抑郁症是第一步。
你的心事与困惑,我们愿意倾听,欢迎关注“青音约”的头条号,向我们提问,我们帮你解忧,让我们一起变得更好
这不是变态心理。
患者之所以被确诊为中度抑郁症,疑病症,反而心里高兴,这与患者的性格性防御信念有关联。
当患者察觉到自己身体与心理不舒服后,尽管患者非常痛苦,但他们仍固着于自己应对世界的方式(特别是抑郁症患者)。他为了达到一种内在的平衡,而用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来否定或者猜测自己是否有了问题。于是,深陷于心理冲突之中,疑心重重,又迟迟不能行动起来就医,从而导致他的焦虑变得明显,一旦他无法忍受后,而付之行动去就医时,那时,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个基本***设,他已完全认为自己得了病,对自己得了病已有了自己的选择,这个信念导致了这样一种观点,即他在行动之前必须找到“正确的答案”。而这个“正确答案”是与自己猜测的基本相同。当他真的被诊断为抑郁症、疑病症之后,他既果断地选择了这个答案。其实病前他已经有了很多病的答案,只是自己没有勇气确定所谓的“正确答案”吧了。经医生诊断后,他便立即选择了这个答案。
所以当患者被确定为中度抑郁,疑病症,反而心里很高兴。从此,他可以“逃入疾病”当中,由此获益。
我的回答不算专业,但是是我个人的真实感受,希望可以解答你的疑惑
确诊为中度抑郁症以后,家人当然非常难过,但是我心里确实感觉有一块儿大石头被放下来了,轻松很多。
这不是变态心理,抑郁症是一种影响你情绪和思维的疾病,当你还未确诊时,抑郁症带给你的变化就会被你认为是自己的“脆弱”,“不坚强”,“抗压能力太差”。尚未确诊的抑郁症患者有时候比确诊的抑郁症患者更痛苦(这里针对轻中度抑郁症),他们会自我否定,强迫自己做事,殊不知这些情绪和观念都是抑郁症带给他们的变化。
确诊以后,你自然会觉得,啊,这不是我的错,不是我这个人不好。
简单来说,你跑步时发现跑得没有原来快,这是因为你骨折了,而没有人告诉你你确实骨折了,于是你一面自责,一面坚持跑,最终不利于康复。当你最终知道自己骨折后,你反而会轻松,因为骨折而跑不快不是你意志力的问题。
目前人们已经开始关注抑郁症,但是大多数人了解的抑郁症仍在重度抑郁症的范围,认为只有生活无法自理才算真的抑郁症,轻中度抑郁症反而会被身边的人误解为“个人意志力差”,这是轻中度抑郁症患者需要面对的一个巨大的[_a***_]。
记住,得抑郁症不是你的错。
坚持吃药,配合心理治疗,祝你我早日康复。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mansandhaikus.com/post/6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