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一个有心理疾病的人谈心?
希望他不要把精力总是集中在不良事件上。越想不愉快的事心情就会越不好,心情越不好越容易钻牛角尖,心情就会越发低落,陷入情感恶性循环的怪圈中。所以要适当转移自己的注意,就是一种转移法,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愉快的事情,关注自己的喜好,不仅思维上转移,还可以让他身体力行参与力所能及的愉快活动。还可以让做一些适当放松的活动,例如深呼吸、散步、打坐、冥想平静的画面、听舒缓优美的音乐等等。另外要他学会自我欣赏,多看自己的优点,多看事物的好处,多想事情可能成功的一面。也可以让他找好友或亲人交流,尽诉心曲,大哭一场也无妨,尽情宣泄郁闷情绪。
这个话题,实际问的是心理咨询师如何与来访者(心理疾病患者)交流。所谓的谈心,就是交流,通过交流,分析出来访者症状形成的原因,出现症状的原因,康复的思路方法,这里考验的是心理咨询师的听和说的功力。
很多心理咨询师都知道,做好咨询的重要一环是倾听,无条件的倾听,但是来访者说了很多很多,怎么能把握住来访者说的有价值的资料,这需要对心理疾病的形成机制有深刻清晰的理解,知道症状的形成规律,就能听出哪些***、哪些言语、哪些认知对来访者的影响大,那颗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课稻草。在聊聊说,咨询师什么时候说,是什么,要根据来访者交流的具体内容,适时的发问或解释,以便进一步了解有关经过,或者让来访者了解问题、症状的本质,说的恰当,说的正确,有利于尽快康复。
和有心理疾病的谈心,不是简单的聊天,是很专业的技术,聊得好,康复得快,聊不好,就没什么效果,甚至可能加重症状。
太多人不了解心理疾病,对心理疾病有误解,从而对周围有心理疾病的人***取了不正确的应对态度,即便是出于善意,但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反而加重了对方的苦恼。下面就和大家了解下如何与心理疾病患者谈心。
1.不要和心理疾病患者有是非之争。
2.不要过高苛求。
3.淡化无名之火。
4.分享有益的信息。
5.懂得尊重和谦让。
因为患者对于外界负面的认知决定了他的情绪、态度和反应。心理疾病患者眼光中的世界是灰暗的,他们对周围一切的评估都是消极的,谈不上客观的理由。因此当患者和家人对于某件事出现口角或争执时,家人没有必要与患者争个明白,学会多让着一下患者。
如何和一个有心理疾病的人谈心。
首先界定这个心理疾病是在可以正常对话的范畴。(无幻听、妄想,有自知力,可以表达符合常规意义的喜怒哀惧。如果有这些情况、是谈不了心的,需要就诊。)
其次界定这个人是题主很重要的朋友或者亲人。(不求不帮是一个原则,不为了好奇去谈去探是另一个原则。)
最后如果身边的亲友在饱受心理困扰时,可以怎样谈心。可以参考心理咨询师建立咨询关系的方法——“尊重、热情、共情、真诚、积极关注。”
把对方当成一个独立的人去尊重;
耐心、认真、不厌其烦;
尽可能站在对方的立场感受他的感受;
“真话不全说,***话全不说”,
实事求是的适度反馈;
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说“你应该怎么做才行”。
谈感受、不谈评价,
倾听,不要指导。
讲事实、摆道理走的是脑、用的是思维,
用感受触动感受比较容易打开心扉。
他的心理疾病是属于轻微程度,还是已经到了与外界沟通出现困难障碍的状态了呢?
如果比较严重的话,建议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导师一起帮助。毕竟他们的方法要更专业,也会更有针对性。
如果是处于可控范围内,而他对你也不排斥的话,那么作为关心者,可以试着与对方交流谈心,引导他慢慢打开自己内心封闭的那扇门。
1.可以先从他感兴趣或擅长的话题切入。
一般对于自己关注的人或事,人们的专注度也会高一些,但也不能太过刻意,自然而然的提起,对方的戒备也会逐渐减小。
有了共同的话题,彼此间的交流才有后续发展的可能。
2.带他多出去走走,不要一个人闷在家里。
爬山运动散步旅行,既能转移注意力,也能让紧绷的情绪得到暂时舒缓和宣泄。
多看看外面的世界,这种方式永不过时。世界那么大,只有在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经历了更多的生活之后,视野才会打开,那时的也许就会得到不一样的灵感和体悟。
3.当他从你这里得到了信任与真心之后,即使你不问,他可能也会将内心的症结慢慢讲给你听。静心倾听,不要打断对方,也不要马上做出过多的评论。
只有足够了解对方的想法之后,才会清楚纠结所在,才能让自己更多的感同身受,从而更好地进行换位思考。
一定要避免直接告诉他哪儿做得不对,哪儿有问题,应该怎么做。也不要和他一起自怨自艾、怨天尤人。我们的任务是引导,不是决定。和他谈心的目的也是希望他能打开心扉,给他面对的勇气和力量,通过不同思维的碰撞,看到更多的可能,所以多一些正面的激励远比负面的指责要好。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是相互的,所有的心理疾病都是因为长久压抑,自我设置障碍,局限在自己的世界,不愿意走出去,没有能够放心依靠的人,所以也不要别人随意走进来。这也是为什么有时一些话宁愿和陌生人说,而对身边的人拒之千里。
如果是真的关心、在乎,日久见人心,人心都是肉做的,就算不说,其实内心也能感受到。当你成为那个可以放心依赖信任的人之后,相信你们的谈心能够顺利进行。而且千万不能破坏这份信任,一旦有了失望,后面做的再多,可能都无济于事了。
疫情弄的心里难受,很怕被传染,心里一直难受,怎么办?
因疫情影响是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而疫情病例的爆发增加也会给人带来恐慌感。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心理上的反应,这不是症状也不是问题,只是心理反应。一般会出现哪些心理反应呢?
1、失眠,每天关注的疫情病例等负面信息,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导致失眠;
2、情绪波动大,疫情时期好坏消息的不断更新报道,都会对人们情绪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3、紧张、[_a***_],疫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特效药,传染性极强,对被感染的恐慌心理和死亡焦虑;
4、急躁、愤怒,长期居家不能外出,不断更新的疫情报道,负面信息负荷过大都会引发烦躁的情绪体验;
5、情绪低落,疫情的完全结束遥遥无期的感觉,对工作和生活的负面影响所引发的负面情绪。
面对疫情的影响,我们如何做好心理调适,缓解心理压力呢?
2、有特别焦虑、紧张的,可以***取注意力转移的方法,缓解焦虑情绪;
3、特别焦虑、紧张的,还可以***取情绪放松训练;
欢迎转发、收藏或点击@找心理 进行关注,每天接受心理学,会让你变得更优秀。
受疫情影响,心里难受也是正常现象,普遍会存在。那么如何调整呢?
首先要获得科学信息,保持正确积极认知。其次,学会与紧张、焦虑情绪友好相处。如果无法友好相处,就把紧张、焦虑发泄出来,不要自己憋着;委屈的时候就哭一下,或者写几句话、画几笔涂鸦来发泄,跟同事一起发发牢骚,跟朋友说说你的担忧。
还可以学习一些放松技巧,如每天只关注一次国家疫情统计信息,睡前洗一个热水澡,听一段舒缓的音乐,做一切可以使你轻松的事情。
同时,相关部门要建立轮休的制度,保障休息。如果人手紧张,可以通过征集志愿者的方式,让社区工作人员休息好才能工作好。其次,建立社工制度。尽快地征集进行过心理培训人员,如社会工作相关专业、心理学相关专业、心理咨询师,不定期地进行心理团体辅导,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减压。
医护人员如果悲伤就请哭出来
“奋战的一线的医护人员一方面随时会面临被***感染的威胁,另一方面面临医疗物资的缺乏,还有救治病人的压力,这样的情况下没有心理压力是不太可能的。”陆军军医大学医学心理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国愉说,从前方参加救治的队员反映回来的情况来看,还是存在比较紧张、焦虑和担心的情况。
该如何缓解呢?
可以从“四个热”上面来做。
第一就是亲人的关心,每天给一个热情的问候,电话、***都可以,让医务人员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
第二是当地保证医护人员下班后能够洗上一个热水澡,身体放松以后心理才能放松。
第三是尽可能吃上一顿热的饭菜,因为温度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的,热的饭菜不仅是味道上区别,而是心灵上的安慰。
同时,医护人员自己可以安排好自己的生活,适当的运动,减少信息过载,通过看书或写日记的方式来进行自我调节。
对于一些医护人员来说,面临患者的死亡以后会很内疚、很悲伤、很难过,这时候是需要情绪调节的,他建议如果作为医务人员过分悲痛、难受,可以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让自己的情绪宣泄出来,没有必要憋着。
“终于理解来坐月子的痛苦!”
“原来自由是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肺炎来势汹汹,目前仅剩4个国家没有感染疫情,可见这种病有多可怕。不过专家指出有三类人不易感染***肺炎,①具有健康生活习惯的人;有利于提高自身免疫力,所谓健康生活习惯是凡事适当,尽量减少熬夜,应多做一些运动锻炼身体,这样也能促进个人新陈代谢。②具有良好饮食习惯的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与我们生活饮食有关,然而不正常的饮食道致病从口入的原因,所以要保持一个健康饮食习惯。③安全意识高的人;在这个特殊时期里,一定要增强安全意识,出门戴口罩,不去人流量密集的地方,不参加各类亲友聚餐活动,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应该杜绝这些行为。如果你有上面任何一条,恭喜你很***,不必想得太多。再说咱们国家有能力控制,没必要给自己添加负担。
***加载中...[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mansandhaikus.com/post/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