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型肝炎的症状?
该病症症状表现就是黄疸。首先会在人体的小便或者眼睛中出现黄染,病情若是加重,可以在出现皮肤中。所以该病症常见的症状是眼黄、小便黄以及皮肤黄染还可能伴随消化道的症状,比如食欲不振、腹胀等。以及出现浑身没力、浑身困倦的症状。黄疸分为梗阻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两种。前者是指胆管发生了梗阻,会出现右上腹的胀痛等等。
新生儿黄疸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可略延迟1~2天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迟,可延至2~4周。生理性黄疸一般情况好,能吃能睡,无其他临床症状。轻者呈浅***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巩膜亦可黄染;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4周,生理性黄疸的宝宝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不发生核黄疸(胆红素脑病)。生理性黄疸不会给宝宝的身体造成伤害,可自行好转,也建议给宝宝喂母乳或适当晒太阳。
但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毫克/分升或每小时>0.5毫克/分升;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1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多由溶血、感染、胆道闭锁等疾病引起。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寻找黄疸的原因,再对症治疗。
几乎所有新生儿都存在黄疸现象,随着孩子长大就会自然而然好起来。添加辅食开始速度就会变快了。当然不排除不是极其严重的,极其例外的情况。
黄疸是因为血液中胆红素(***物质)浓度较高时,扩散入组织,使得组织黄染的现象。
黄疸的原因:最直接的就是胆红素过多
胆红素主要由血细胞内的血红素经过反应转化而来,又在肝脏中进一步反应,随胆囊中的胆汁进入肠道。最后以在粪便尿液中排出体外。
这个过程中体内在做清理毒素的作用(通俗点这么说吧)胆红素只是其中一种物质。
生理性黄疸一般无需治疗,只要早期开奶,提供充足的水分,病理性黄疸及时到医院就医。
判断:
在家自然光下,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为轻度黄染;躯干部用手指将皮肤按压后抬起,观察皮肤黄染情况,躯干部皮肤黄染为中度黄染;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四肢和手心,如果也出现黄染,即为重度黄染,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和治疗
对于刚刚做爸爸妈妈的大人来说,新生儿黄疸确实会让人措手不及,如果黄疸发生在24小时内,一般提示都是病理性的,需及时医院就诊,做进一步检查;生理性的黄疸在生后2-3天出现,一般无需处理,但还是要观察患儿精神、奶量,并且监测黄疸值。还有一些黄疸值降下去了,再次出现升高也要及时医院就诊。总的来说黄疸还是要引起家长重视,俗话说:宁可担心一百次,也不可放过一个,错过就不可挽回。
小孩生下来黄胆高怎么办?
你好!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皮肤、巩膜等的黄染。胆红素值越高,黄染越明显,程度也越重。
一般生后一周内,60%的足月宝宝均会出现,早产儿更是高达80%。
新生儿生后胆红素为动态变化的过程,绝大多数黄疸2-3天开始出现,4-5天为高峰,7-10天开始消退。多数健康、足月新生儿黄疸无需特殊治疗,仅需动态观察、监测。但当黄疸出现早、上升快、程度重、持续时间长,或者退而复现时,均需治疗,为病理性黄疸。
(动态)观察黄疸(自然光下),出院后10天内1-2天监测一次黄疸;
避免饥饿(早开奶,保证宝宝吃饱)
避免便秘,减少肠道重吸收(多吃多排,必要时可予肠道微生态制剂)
避免脱水(血液浓缩,胆红素浓度增加)
若达到治疗标准,不耽搁,及时就诊并积极配合治疗;治疗有效后需坚持,不半途而废,避免黄疸反复再次住院。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mansandhaikus.com/post/7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