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如何帮助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我先来也简单说说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并且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影响疾病严重程度。吸烟是它的最常见危险因素。
慢阻肺的早期X线胸片可无明显变化。有肺过度充气后可发现胸廓前后径增长,肋间隙增宽,肺野透亮度增高,膈肌低平,心影狭长。肺血管纹理残根状,肺外周血管纹理稀疏等,有时可见肺大泡形成。并发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时,除右心增大的X线征外,还可有肺动脉圆锥膨隆,肺门血管影扩大及右下肺动脉增宽等。
慢阻肺的发病率有多高?慢阻肺怎样规范治疗?如何评估治疗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发病因素是吸烟和空气污染。COPD的全球患病率很高,据估计,全球有超过3亿人受到COPD的影响,其中大部分是在中低收入国家的老年人。
慢阻肺怎样规范治疗?
1.戒烟:吸烟是COPD的主要诱因,戒烟是预防和治疗COPD的关键步骤。
2.药物治疗:提高呼吸道通畅度、缓解症状的主要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和磷酸酶抑制剂等药物。
如何评估治疗效果?
COPD的治疗效果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症状改善评估:根据患者主观症状、体征等,判断治疗是否有效。
2.肺功能测定:如spirometry测量肺功能、肺活量等,判断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
4.生活质量评估:使用COPD特定的生活质量评估工具,如CAT(COPD评估工具)等,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变化。
综上所述,评估治疗效果应该综合评估患者主观感觉和客观指标的变化,并需要长期的跟踪和监测。
慢阻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2018年4月10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我国学者完成的大规模人群研究“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的首项成果,揭示了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流行状况,首次明确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约1亿,已经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慢性疾病!
病因
慢阻肺的发病因素很多,包括个体易感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两方面,它们之间相互影响。
(1)现在认为比较明确的个体易感因素为α1-抗胰蛋白酶缺乏;
(2)环境因素:
a、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是吸烟;
b、接触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烟雾、过敏原、工业废气和室内被污染的空气等);
c、烹调时产生的大量油烟和燃料产生的烟尘;
所有接触上述环境的人都是高危人群!
治疗:
(1)药物治疗
(2)对长期明显缺氧者可进行家庭氧疗,每天不少于10-15小时;
(3)家用呼吸机***呼吸治疗;
(4) 预防发作,禁烟以及戒烟!着重提醒——包括油烟!
★慢阻肺患者早期虽然没有症状,但此时的肺功能已经开始下降。通常待患者出现气促等症状时,肺功能已经损害超过50%。而 肺功能从100%下降至50%的区间正是治疗慢阻肺的最佳时间。
评估治疗效果方法
(1)观察肺功能结果是否好转(金标准);
(3)患者急性发作频率是否降低;
(4)患者急性发作时的病情危重程度是否降低;
以上依据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标准。
★如果觉得有帮助,请点赞、转发让更多人了解,并关注本人的其他精彩头条!
AECOPD是什么?
AECOPD是急性发作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现这种情况说明病情非常严重,引起了呼吸道严重堵塞的现象,需要积极的针对感染,应用强力以及广谱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对症应用化痰止咳平喘的药物,并且***取氧[_a***_]疗法,营养支持等方法治疗。
呼吸道疾病用药治疗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呼吸道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作,尤其好发于冬春季节,发作时除了针对病原治疗时,更需积极处理诸如发热、咳嗽咳痰、气喘胸闷等症状。因此治疗呼吸道疾病常用的药品包括抗菌药物、解热镇痛药、止咳化痰药、平喘药和激素等。
呼吸道疾病多以感染为主,如果是细菌感染,医生会根据病情和既往病史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因此抗菌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抗菌药物需要在使用2-3天后评价疗效,既不能期望立竿见影,也不可一条道走到黑——坚持用一种抗菌药物。一般门、急诊治疗的患者如果3天未见好转,需要考虑更换抗菌药物,如果好转,原先输液的患者医生会为您更换为同类口服药物继续治疗,原先为口服治疗的患者则可继续按原方案治疗。抗菌药物要坚持应用至明显好转后3天。
解热镇痛药一般按需使用,呼吸道感染很容易引起发热,退热最常用的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等,一天最多用4次,可配合***用物理降温,如果效果不佳或高烧不退时,我们建议立即就医明确病因;连续使用3天仍有反复的患者,我们也建议门、急诊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中枢镇咳药物尽量不用或少用。咳嗽是一种保护性的反射,可以清除呼吸道的异物或分泌物(痰液),因此,咳嗽如果不影响到正常的作息,镇咳药就尽量不用或少用。如果存在反复咳嗽和咳痰困难等问题,建议适当使用化痰药物,常用的化痰药物有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愈创甘油醚、桃金娘油等,连续使用3天无改善的建议前往医院处理,尤其是婴幼儿和老年人,痰液排出不畅不仅提示抗感染效果可能欠佳,也同时影响着抗感染治疗的效果,医学上认为呼吸道感染如果痰液排出不畅很可能意味着任何抗菌药物的使用都会无效。
适当使用平喘药物,尤其是伴喘息的患者,平喘药物主要包括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茶碱和激素等。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类药物及某些激素多为雾化或干粉吸入剂型,用药前如有疑议,可咨询药师或医生正确用法,未正确使用可导致无效,延误病情。吸入激素的治疗量很小,且只作用于呼吸道,并不会发生全身作用,使用完毕后需充分漱口以免引发口腔溃疡等;静脉或口服给予激素只在急性发作期使用,治疗时间短,对机体影响小,因此也不必担心。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呼吸道疾病包括很多种疾病,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各种肺炎、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支气管哮喘、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肺癌、呼吸衰竭及胸膜疾病等,还有一种危害巨大,与各种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几乎齐名,对国民健康危害极大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此病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家庭社会经济负担重,现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位居全球第四大死因,而且,据预测,2020年有可能成为第三大死因,因此,有必要对此病多些了解。
一、此病原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危险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个体易感因素两方面。抽烟、空气污染、工业粉尘及化学物质接触、呼吸道感染、气候变化等环境因素与此病密切相关;另外,在同样的环境中,有人得COPD,而有人不得,就是由于个体易感因素不同。如遗传因素、气道高反应性以及个体营养状况、身体抵抗力等都可能影响此病发病与否。
二、得了此病咋配合治疗
COPD如果早期发现,配合治疗,及时***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常可防止病情恶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首先,病人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感冒、不能抽烟也要避免受二手烟***,同时要避免环境污染物的***。可于每年秋季接种一次肺炎疫苗及流感疫苗。其次,病人对此病要多些了解,正确对待疾病,避免急躁和紧张情绪;再次,病人要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方面要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同时加强身体活动和呼吸肌锻炼。病人要配合医生完成治疗,并掌握一些一般的和某些特殊治疗方法如支气管扩张剂的使用和日常袪痰药物的应用方法等。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mansandhaikus.com/post/7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