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诊断肺癌右肺上叶非小细胞癌cT3N3MIC什么意思?
定期根据肿瘤患者治疗、预后的大数据进行调整,旨在精准分层、规范治疗、精准针对、改善预后。
前面加c表明是根据临床、影像等经验分析的评价分期状态(前面加p是根据穿刺、手术等病理结果得出的评价分期状态)
根据非小细胞肺癌AJCC第八版的TNM分期,T3意味着:肿瘤最大径>125px,≤175px。直接侵犯以下任何一个器官,包括:胸壁(包含肺上沟瘤)、膈神经、心包;同一肺叶出现孤立性癌结节。
N3意味着对侧纵隔、对侧肺门、同侧或对侧前斜角肌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M1c意味着:胸腔外多个器官或单个器官多个病灶转移。
根据上述分析是IV期肺癌,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评分和具体病情进行积极的支持和综合治疗。
(“协和医学杂志 头条号” 特邀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 周小昀医师回答~)
肺非小细胞癌2018年开始的最新分期:
T表示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浸润的范围。T3相应的有三重含义:大于5cm并小于等于7cm;同一肺叶有2个或两个以上结节;局部侵润心包、胸壁、膈神经。
N表示区域淋巴结的转移情况。若受累淋巴结已到达对侧,或锁骨上区淋巴结(同侧或对侧),则归为 N3。
M表示肺外脏器转移的情况。M1c表示胸外多发(多个脏器或单个脏器多发)转移。
C表示临床分期,目前最常用的是胸部CT。临床分期不代表真正的病理分期。
关注"柳叶道仁心"头条号,品原创医学科普。
小细胞癌有什么禁忌?
小细胞癌禁忌:(1)戒除吸烟。(2)少饮烈性酒。(3)不吃霉烂变质食物,少食腌制食品。(4)进食时,应细嚼慢咽,不食过烫食物。(5)忌辛辣***性食物:葱、蒜、韭菜、姜、花椒、辣椒、桂皮等。(6)忌油煎、烧烤等热性食物。(7)忌油腻、粘滞生痰的食物。
什么是小细胞癌?
小细胞癌是一种常见于肺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生命周期短。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和放、化疗,对放、化疗更敏感。该肿瘤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并会有***性干咳。随着疾病的发展,副肿瘤综合征可能发生,这可能导致肺内外的多次转移。诊断主要依靠胸部CT,这是可以找到的。
什么是胰岛细胞类癌?
早期常无症状,或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当病人出现典型的阵发性皮肤潮红,并且反应发作。当病人在皮肤潮红的同时,伴有心动过速、血压下降、哮喘、呼吸困难、腹痛、腹泻等类癌综合征表现者,更支持本病的诊断。这个病属于肿瘤科、肿瘤外科,是EC细胞具有APUD细胞的特点,广泛分布于胃肠道、胰腺和肺。类癌体积较大时,由于产生大量的5-HT等胺和多肽类激素,使肝脏不能有效地代谢、灭活这些类癌的分泌产物,于是5-HT、5-HTP、缓激肽、胰多肽等都进入体循环之中。所以它属于低度恶性,生长缓慢的恶性肿瘤。
胰岛细胞类癌的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同其他功能性内分泌肿瘤一样,早期切除肿瘤是本病的首选治疗方法;手术原则和术式选择也然。但是,本病即使已经转移,如果能将原发的类癌病灶切除,也能缓解甚至消除症状,对于不适宜行根治性切除的多中心性或转移性类癌,作姑息性胰腺或肝叶切除,也有一定疗效。 2.内科治疗:
(1)少用或忌用能促使5-HT释放的药物,它们有:氟烷、右旋糖酐、多粘菌素等。同时也应避免或减少饮酒、情绪波动和剧烈运动等容易诱使类癌综合征发作的因素。 (2)应用组胺1和组胺2拮抗剂来抑制类癌分泌组胺和肽类激素。 ①甲基*丁醇酰胺(methysergide):用于类癌综合征发作时的治疗,用1~4mg1次静脉注射;或用10~20mg加入100~200ml生理盐水中,在1~2小时内静脉滴注,能控制皮肤潮红、哮喘和腹泻等症状。
②赛庚啶(cyproheptadine);每次口服4~8mg,每天3~4次,可缓解症状,达到姑息治疗的目的。
(3)色氨酸羟化酶抑制剂:这类药物能抑制色氨酸羟化酶的活性,从而减少5-HT的合成,缓解本病的症状。①对氯苯丙氨酸(parachlophenylalanine)每次1g,每日3~4次,口服。能缓解或减轻恶心呕吐、腹泻和皮肤潮红的发作程度。其副作用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或低体温等。
②甲基多巴(methylodpa):对于分泌5-羟色氨酸的胰腺类癌可***用本药治疗,口服每次0.25~0.5g,每天4次。
(4)生长抑素(somatostatin)可广泛抑制内分泌激素的释放,应用于胰岛细胞类癌的病人,可抑制五肽胃泌素***引起的面色潮红。
(5)化学疗法:应用化疗药物,如5-Fu、环磷酰胺等可缓解本病的症状,但疗效较差。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mansandhaikus.com/post/8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