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可以申请转到其他学校吗?
我觉得心理疾病啊,可以申请转到其他学校,我觉得在这个学校可能不开心的话啊,孩子的心理或者是不不那么嗯嗯,好的话,我觉得可以转到其他学校,我觉得嗯,有些学校他们挺注重孩子的一些心理教育的培养的
心理疾病怎么治疗?
心理疾病病因复杂,病因繁多。个体化治疗的治疗比较有效,其中包括心理社会治疗和生物治疗。首先要安抚病患情绪,最好心理疏导,调整周围环境,保持心情的畅通。病情严重者,建议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配以药物治疗。心理咨询适用于神经症,包括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疑病症、神经衰弱以及人格问题等,也适用于心理生理障碍(即心身疾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心理障碍、儿童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各种智力发育异常等。
有心理疾病的人还可以学心理学吗?
可以的。
心理学的范围很广的,需要确定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叫做动机。
然后再根据目的去找到途径,这个叫解决问题。
中间会遇到挫折,这个叫经验。会经历痛苦,绝望,挣扎…
最后达到你自己的期望,这个是需求满足。
当然可以
学心理学的人,渐渐地自己也会有心理问题。
当然不是!!!
先明确几点:
1.心理疾病?
现代社会的压力下,多多少少我们都有些心理疾病,只不过程度很小。
没有人时时刻刻都是十全十美。总会有那么一些事情会让人自尊降低,跌入情绪低谷,
挫败感十足。
但是,绝大部分的人能够通过运动、旅游、打游戏、唱K等方式自己舒缓坏情绪。
(打个不太严谨的彼方)这就像,平时我们感冒了,不吃药自己好了一样。
没有经过心理学专业学习的人,同样有自己调节情绪的方法,就像身体的免疫系统抵抗外来病菌一样。
真正需要心理医生治疗的心理疾病少之又少。
(当然,如果是亲人离世等人生重大变故,让一个人长时间(半年甚至几年)处于情绪低谷,这时候就需要看看心理医生了。)
2.学心理学?
学心理学,不是在书店里买几本《每天学点说话技巧》、《教你看透人心》之类的书看看就叫学心理学!!!!!
看这些书,顶多就是买个心理安慰,离学习心理学还差很远呢.....
心理学本科教材书单(节选):
《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实验》 ,《实验心理学实验》,《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心理统计》, 《变态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实验》,《心理学研究方法》......
(图片仅为参考,并不一定就是正式教材)
由于实验和统计是心理学的“硬核”,所以,许多与统计相关的计算机课程也需要学习,此处不一一列举。如果选定不同研究方向,比如神经方向,相关的教材更多。
此外,由于如今西方的心理学确实强于我国,所以,为了持续学习,对外文文献的阅读、书写能力也是“硬要求”。
看到这儿,我想,没那么多人敢说自己“学过”心理学了吧。
如果一个人能够得到系统、专业的学习,相必能够对自身的心理能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这对于心理疾病的治疗,是相当有利的。
更多科普,请关注“蚂蚁科学”小程序
图片来源:网络
我想说的是,越是有心理疾病,越应该学习心理学,这本身就是自救。国内心理咨询虽然发展很快,但是优秀的心理咨询师还是凤毛麟角。之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为什么停止考试了?就是因为之前的体系选***很多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当然,也有很多合格的)
总而言之,找到一个非常不错的心理咨询师是很难的,所以,要想彻底解决自己的心理疾病,还是要自学心理学。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派克,他写过一本书《少有人走的路》,非常不错,推荐你读一读。派克的观点就是每一位心理患者都应该系统的学习心理学,甚至成为心理专家、心理咨询师。
我们现在很多心理咨询师,可能知识理论是完整的,但是很难理解抑郁症是怎么回事,认为是来访者想不开,意志薄弱的居多。
国内著名心理咨询师,出版过多部著作的武志红[_a***_],他在读北大心理学研究生期间就患过严重的抑郁症,严重到导致自己休学。
其实很多的心理学大佬都是有心理疾病的。心理学的开山鼻祖弗洛伊德,自己有严重的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结)。后来的各个流派的心理学***,也基本上都有自己严重的心理问题,然后在疗愈自己的过程中创立了全新的理论。
有心理问题的人,远远比我们想象的多。在弗洛伊德的年代,很多成功人士去找弗洛伊德做心理咨询,很多人心理问题还很严重,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说来说去吧,还是归结到一句话,心理问题,在美国和欧洲,都可以被很好的接纳,人们视心理咨询为很正常的事。但在中国不行,病耻感太强了,很多人,都是***装自己没有心理问题,只是***装而已。
所以,有心理疾病,不但可以学习心理学,而且更应该学好心理学,这是疗愈自己的良好契机,加油!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mansandhaikus.com/post/8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