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需要注意检查什么问题?
进入6月份开始,水温逐渐升高,池塘中的水草也由于不耐高温,活力逐渐减弱,进而引发各种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全面、准确的认识池塘状况是关键,做到心中有数、运筹帷幄。这就需要依托科学的检测手段,加强池塘中水质、水草以及河蟹等各方面的检测,帮助大家精准把握池塘动向,做到科学管理,成功养殖!
检测一:
常规水质指标(氨氮、亚硝酸盐、pH值)检测水草是池塘的“净水机”,水草活力下降,池塘中氮循环代谢速度减慢,容易导致氨氮、亚硝酸盐代谢不畅,大量积累便会影响河蟹正常生长,而且池塘中pH值的变化也受水草生长的影响,所以建议大家定期到药店检测各项常规水质指标。
药店检测试验台检测二:
水中藻类和杂质检测水草活力减弱,营养竞争等能力也随之减弱,容易加快藻类生长。藻类过多则容易导致水质偏浓,影响河蟹健康,所以应定期检查水中藻类数量和种类,尤其注意检查蓝藻等有害藻类,防止其随温度升高而大量暴发。当水草活力减弱时,其净化水质的能力减弱,水中杂质则容易增多。杂质粘附在水草上后,又会影响水草的活力,形成恶性循坏,影响水质环境。所以应重视水体中杂质数量的检测,定期调水、改底、保草,科学控制水中杂质的数量。
用于检测藻类、杂质的显微镜检测三:
池塘溶氧检测充足溶氧(5-8mg/l):吃料好、体质好、生长迅速。轻度缺氧(2-4mg/l):虽不致死,但河蟹生长变慢,饲料系数提高,生产成本加大。如果长时间处于低氧状态,河蟹体质差,易发病。重度缺氧(0-2mg/l):河蟹浮头上岸或上草,不吃食,对河蟹的生长、蜕壳、变态等起抑制作用,且高温容易暴塘,导致大量死蟹。所以加强池塘溶氧检测非常重要,密切关注池塘溶氧变化,溶氧不足时及时做出应对措施,确保河蟹正常生长。
药店溶氧检测设备检测四:
病原检测手段河蟹不正常,是生病了吗?有感染细菌、病毒吗?我们可以做细菌分离、***检测。病到什么程度了?我们可以做病理组织切片检测。用什么药有效果?我们可以做药敏试验检测。这些有效的检测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河蟹疾病,避免我们胡乱猜测、盲目跟风,酿成大错。
细菌分离培养
药敏试验检测
病理组织切片(水瘪子河蟹肝脏)检测五:池塘现场检测随着水温的升高,投料也逐渐增加,我们更应该加强对水草、河蟹和喂料等的管理。每一位药店员工都会定期到池塘做现场检测,包括水草观察,河蟹体重、规格检测(电子秤、标尺),剩料检测(料兜)等,帮助大家科学、合理的管理池塘。
查料使用的料兜通过利洋水产药店这些科学的检测手段,能够准确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并为养殖朋友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池塘管理,从中总结成功经验,为大家的成功养殖提供帮助。
任何养殖,都需要经验和技术的支持。河蟹养殖也不例外。而技术和经验也不是靠别人一说,出来问题你立马就可以解决。现实问题还是需要现实面对,只有你现实经验与他人的理论知识相结合,才会降低养殖风险和提高自己的养殖技术。所以关于技术什么的我这里就略过不说了,毕竟因地制宜才是上策。这里我就简单谈下近期需要注意的。
六月份以来,温度持续走高,年初养殖的二壳已经结束,河蟹吃料明显上升,水位也需要不断提升好让坂田上的草生长,面对的问题首先是水,若早期没有肥水或者肥水过头的池塘,现在开始出现后遗症――没肥水的,因为不断进水,而缺乏藻类稳定净水功能,极易出现泥浆浑现象。这时候建议客户先用有机酸(绿水解毒安)泼洒沉降水体中的泥沙,再用硅藻源藻种配合少量肥泼粉肥泼洒肥水;而肥水过头的池塘,是因为温度升高光照变强,藻类大量繁殖,水发绿发黏,透明度降低,建议用净水宝枯草芽孢控肥净水,或者用发酵乳生菌大量泼洒调控水质。
二是草,温度升高水位上升,坂田上的枯草已经发芽。注意水不要上的太急,以免刚发芽扎根不稳的枯草漂走,同时建议客户也在坂田上中一些伊乐草和轮叶黑藻,多样化的水草更利于后期管理。环沟中间的伊乐草要拉掉,防止长势太好密集导致水体发白夜晚缺氧。
可以往沟边水边移栽,跑摊上种两道三路伊乐草。要注意温度高后摇蚊幼虫等吃草虫对嫩芽的危害,影响草的生长。
三是蟹,俗话说“一壳二壳保成活率”,正常情况下一壳二壳托壳伤亡率是最大的,不少养殖户为了提高产量,将瞄准密度提高到1800只以上一亩,然后在五月末六月初左右使用少量敌百虫,杀虫的同时处理掉一部分体质差的蟹苗?自认为这样优胜劣汰,到高温期撑爪、环爪、水瘪子发病率就会降低,这必然会有一部分正常的苗被杀伤杀死,如果使用敌百虫过后必须用有机酸(绿水解毒安)泼洒解毒同时拌料营养药给谢螃蟹内服,并且用强氧化底改来氧化底部毒素。不用的养护可以选择多使用生物消化剂来预防水体有害细菌过度繁殖,中药拌料预防肠炎同样能预防螃蟹细菌感染。
以上是敝人对近期河蟹养殖需要注意的几点,养殖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明白,多学习,加以实践定会成功,希望我的解答能对你有所帮助。七月已到,高温已经来临,希望各位老板处理好每一个细节问题,迎接更多挑战,然后大丰收过大年!
如果把这个检查理解为巡塘检查,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注意检查水源
水是水产养殖的基础,没有水就不能谈养好蟹。所以,无论如何都要保证水源稳定。一是注意水源不受污染,二是注意检查水渠水管不受损坏,出现坍塌老化要及时修葺更换。特别注意雨天时水渠和水管容易被冲坏。
二、注意检查水草
蟹多少,看水草。水草为河蟹提供了觅食、栖息、避敌场所,是养殖不可少的基础。但是,水草在养殖期间也会出现死亡或被河蟹吃败的情况,也有水草出现疯长得情形,覆盖整个池塘。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河蟹养殖。检查时,发现水草死亡要及时捞出,出现多数死亡时要补植;水草疯长要及时刈割。
三、注意检查水质
平时巡塘检查,水质是重点。河蟹养殖以清新水质为好。平时巡塘要注意观察水色变化,还要每隔半月或10天左右用水质快速检测设备监测水质。每隔半月换1次水,每次换去1/3。使用微生态制剂进行改底和调水。
四、注意检查摄食情况
检查河蟹的摄食情况是为了调整投喂量,同时也是为了观察河蟹是否患病。每次喂完食后,应观察10--20分钟,看河蟹吃食速度及剩余饵料的数量。
还有其他检查工作,如检查防逃设施、敌害
等。
加强水草管理:对水草生长缓慢的塘口,普施发酵过的有机粪肥;水位过深塘口,降低水位,浅水区水位维持在20—30厘米,增加水草的光合作用;水草种植量较多且肥度相对偏大的塘口,使用水质改良剂,吸附沉淀有机质,增加透明度;水草长势过旺的塘口,轮流间隔疏除部分水草;在网片围出的轮叶黑藻种植区,选择晴好天气,用粘性泥土和轮叶黑藻芽孢拌和进行播撒。
3/4
提早进行蓝藻和青泥苔预防:进入4月中下旬,部分塘口蓝藻和青泥苔开始生长,早期数量有限,及早全池泼洒氯制剂进行控制和杀灭,可以间隔3-5天重复使用一次。在正常气温下,也可以谨慎使用硫酸铜进行预防,使用量为正常用量的80%。
4/4
预防病害:河蟹前两次脱壳死亡率相对要高,病菌逐渐活跃,在晴好天气可全池泼洒碘制剂一次
注意事项
雨天气更会对河蟹池塘水草生长造成一定影响。建议及时排水,始终将池塘有伊乐藻处水位控制在80cm以下,促进水草光合作用
成蟹养殖池塘的条件:
交通方便,环境安静;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方便;池底平整,池埂坡比1:2.5—3。
防逃设施:
主要有水泥砖墙、钙塑板围栏、聚乙烯网片围栏三种形式。目前普遍***用钙塑围栏,将钙塑板沿埂四周埋入土中20厘米压实,间隔1米用木桩固定。
杀菌消毒清塘:
清除过多的淤泥,只留淤泥10厘米左右,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每亩用量200—250公斤,达到彻底的清塘消毒,除杂除野,杀灭病菌,改善底质,药后7天,即过水1次,以排除污物,然后晒塘3—5天后加水。
蟹池里宜种的水草:
养殖一塘蟹,首先要种好一塘草,水草是河蟹喜爱吃的天然饵料之一,又能起到良好的净化水质的作用,而且是河蟹栖息、躲避敌害的场所。种水草的面积应占池塘面积的70%以上,主要品种有轮叶黑藻、苦草、伊乐藻等,轮叶黑藻、伊乐藻以移栽、扦插为主,苦草以播种方式种植。
蟹池里宜投放螺丝:
螺丝是河蟹喜食的天然饵料之一,又能净化水质。在蟹种放养前和市场和和,每亩投放鲜活螺丝300—500公斤,以培育河蟹的基础饵料。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mansandhaikus.com/post/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