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体检报告单上BMI是什么?这个数值有什么意义?能推测出什么疾病?
很多负责体检的医务人员都曾遇到到过这样的情况:患者拿着体检报告过来咨询,一脸茫然地指着体检单上的“BMI”问:这是什么?有什么意义?跟哪些疾病有关系?此时,医务人员一般都会告诉患者:BMI又叫体重指数,是用来判断人的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数值,简单来说,按我国目前的标准,就是这个值大于24为超重,大于28为肥胖。一旦这个值超过24,患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和高血脂等疾病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肥胖症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或(和)分布异常,通常伴有体重增加。而体重是否超重关键在于体重指数(BMI)高不高。BMI又称为体重指数或体质指数,主要用来判断患者是否肥胖。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体重指数(BMI)= 体重(kg)/身高2(m2):中国人BMI<18.5为体重过低,BMI 18.5~23.9为体重正常,BMI 24~27.9为超重,BMI ≥28为肥胖。比如说,某男性患者,身高180cm,体重90kg,其BMI=体重(kg)÷身高2(m2)=90÷(1.8)2=90÷3.24=27.77 。
据头条健康联合爱康国宾发布的《2018中国公务员健康绿皮书》显示:心脑血管疾病已居中国居民死亡原因的首位,高达43%,远高于肿瘤的26%。而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正是:“四高”(即高BMI、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对男性公务员威胁最大的的健康问题前三名分别是体重指数(BMI)高(64.4%)、颈椎异常(54.1%)、脂肪肝(46.9%)。因此,预防和控制肥胖,降低BMI,已经迫在眉睫。
BMI是体重指数的缩写,是一个反应患者体重和身高关系的指标,每年体检报告中就有BMI,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解读一下!
一、什么是BMI?
BMI是国际上通用的反应我们肥胖程度和反应我们身体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称为是体重指数,简称为BMI!BMI指数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呢?体重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得出的数字。因为BMI的中立和可靠性,无论是医学研究,还是日常体检中都成为大家喜欢选用的一个客观指标。
二、正常的BMI的标准是什么?
成人的BMI数值比较固定,一般认为低于18.5的BMI的人群体重过低,而正常的BMI的范围是18.5-23.9,但认为24-27的患者已经超重,而BMI在28-32之间的认为已经属于肥胖了!非常肥胖的患者BMI指数是超过32的所有人群!各国还有各自的标准,但都大同小异!
三、BMI数值有什么意义?
对于数值过低的人群,认为体重过低,需要查找患者体重过低的原因,进行对症处理。但对于BMI数值过高的患者,多数认为可以诱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甚至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生的概率。所以体重指数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我们身体的健康程度,体重指数超标或者不达标,都提示我们发生疾病的相关风险大大升高,所以想办法使得体重指数水平处于正常范围之内,才能使得我们的身体处于健康状态。
你害怕体检吗?为什么很多人有体检恐惧症?
大家都清楚, 专家建议正常人每年最好都要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以达到无病保安康,有病早治疗的作用。但是一直以来,不管是忙于工作的中青年,还是老人孩子都对“例行体检“有种莫名的恐惧;这又是为什么呢?
众所周知:定期体检不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也是对家人及所有关心自己的人负责。之所以出现恐惧体检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对于面对白大褂~医院,很多人就习惯性地想到生病,就算身体特棒,也总存有一丝压抑甚至恐惧的心理;如果再让他们进到医院,闻到医院的气味,看到各种真正来治疗的病人;都是在增加心脏的承受力。
2、还有一部分人曾经患病过,或者在医院经历过不愉快的事,并因此在心里留下阴影;重返旧地,可能就此勾起了他的回忆;所以就极力去回避。
3、是因为知道自己已经患有某种特殊的疾病,而不愿再去体检。像肝炎、糖尿病、高血压、肺结核等,觉得自己再检查就是“被再次伤害”。而有些人是敏感型的,平常碰到些不好的东西,就爱与自己对号入座;比如例行体检,就很[_a***_]自己被查出什么病来。一旦有些数据稍微不正常,就好像真的感觉自己哪里不舒服了,就会胡思乱想,甚至猜想自己会不会得重病,这种心理是极其要不得的。
最后,还要提到一种现象,就是作为体检的两方;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去体检的人都是在例行公事样的,没有足够重视。这样就很容易对小的地方,早期轻微病忽视掉。杜绝“讳疾忌检”要从全民普及健康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做好每年的例行体验就是很有效的方式。
我是医者良言,是一名住院医师,专为普及医学知识造福人类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有疑问可留言,必回应!
你害怕体检吗?为什么很多人有体检恐惧症?
体检目前已经不算是稀罕事了,包括个人体检和单位体检。可是会有不少人恐惧体检,那到底是为什么呢?今天我来分析一下。
1.怕查出什么疾病:
有些人知道自己经常吸烟、喝酒、熬夜、不运动,生怕查出什么疾病,自己不敢去面对,所以选择一直拖着,不敢去体检;另外现在有很多入职体检,如果被查出某些疾病会被取消录用,而自己又恰好有这些疾病,那自然就害怕体检了;
2.有些人是怕花钱:
有些人知道体检是比较重要的,但是可能觉得自己没有钱,所以不想去体检;现实中很多这样的人,比如老年人,他们可能觉得自己老了,又不能挣钱,可能有点不舒服就自己忍着,不给自己的孩子增加负担;
3.很多人是没有这个意识:
可能一些人家里条件挺不错的,但是没有体检的意识,也觉得没有那个必要,这个是很多有钱人的写照,主要还是和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关;因为潜意识里他们就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所以认为自己身体没有问题;但是需要明白的是很多疾病的早期并没有明显的不舒服,等到症状明显的时候,大多疾病已经严重了;
4.怕麻烦:
现在有很多人比较懒惰,而且比较宅,不想出门;因为他们知道大医院体检需要排队,而且一天也体检不完;他们可能也有自己的事情做,也不喜欢喜欢的这种人满为患的拥挤,自己也没用什么不舒服,所以也不去体检;
5.还有的人是因为怕扎针:
我们都知道在进行体检的时候有很多抽血检查,而有不少人害怕扎针,害怕疼痛,所以他们也会害怕体检;
6.有的人是因为晕血:
我之前有个朋友,他想开个卖粮油的店,而一些部门要求开店者去体检,证明自己没有传染性疾病,但是我这个朋友晕血,所以他就花钱找关系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晕血的人也害怕体检。
最后小结:之所以有不少人怕体检是因为讳疾忌医、没有体检意识、怕麻烦、怕花钱、还有的人怕扎针 、晕血等。
以上是我对该问题的解答,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呗,如有疑问可在下方留言……
有人说除了生孩子需要去医院外,其它的最好不要去医院,真的是这样,有病不舒服还要花钱。体检也是一种不太舒适的过程,大多数人怯场,每次自己准备做一些检查时,也是酝酿许久才得以进行,要说有“恐惧症”,这就有点言过其实了,怕可能有一点。
超声检查是最好的,无痛、无禁忌,至多检查膀胱、子宫附件、前列腺时需要憋尿不太舒服外,好像再没有其它难受的。抽血化验,看见针头还是有点小紧张,每次献血也是,不怕抽400CC血就怕那个针,牙一咬眼一闭,过去了。
胃镜检查做了几次,都没有用无痛,镜子在喉憋闷得流眼泪,胃镜头在上腹“搅”还都罢了、可以耐受。结肠镜检查感觉没有胃镜那么痛苦,好似胃肠炎肚子牵拉痛。还有X片、CT片的检查,对人有看不见的损伤,射线破坏细胞DNA,1年做1-2次CT问题不大,人体完全可以承受,所以也不要轻易做,需要则做。因此除了尿、粪、痰、超声、心电图检查外,其它的检查好像都有些不舒服,有的损伤还挺大的。
每次检查如同学生考试一样想知道结果,正常结果也会使有些人症状消失,是吧?还有人想不通检查没问题为什么还要收费?这,怎么说呢?!体检过程是不太好的体验,而且花钱,有必要做体检吗?这个答案是肯定的!
目前体检主要是针对两个方面,心脑血管和防癌筛查,尤其是癌症治疗效果总体不好就更加重视了,只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可能有相对好的结果。医学实践也证明筛查是可以降低癌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美国数据低剂量螺旋CT可以降低20%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死亡率!
目前最好的一些检查手段,如胃镜、肠镜确实不好受,但很实用,筛查消化道肿瘤金标准,为了生命健康,该做的时候拿拿劲!我是@刘永毅医生 ,感谢您的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mansandhaikus.com/post/8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