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岳母刺字“精忠报国”,那么他的真正死因是什么?
谢邀,岳飞是我们大家心目中的民族英雄,为南宋立下了赫赫战功,受到了广大的百姓的拥戴。当然,如此他就会受到同僚的嫉妒和憎恨,就像秦桧,他不免会在皇帝面前说岳飞的坏话。
皇帝心里对岳飞也会有所防范,因为岳飞拥有相当的兵权,有时竟连皇帝的金牌召回都不服从,皇帝心里自然不是个滋味。
以上的原因,也造成了岳飞的死亡,一代枭雄最终烟消云散,千古奇冤最终人们也是众说纷纭。
做人要外圆内方,不要招摇,不然会招祸幺!
这个该怎么说的,电视上演的说,岳飞和秦桧有矛盾,而且秦桧也收到了敌人的好处,所以导致被说要造反连夜召回后,莫须有的罪名杀了。
我个人认为,在当时的历史上,秦桧是小人通敌这都是可能得事,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了当时南宋被囚禁的两位皇帝,这个至关重要,如果岳飞抗金成功了,救回了那俩位皇帝,那么当今在位的皇帝该怎么办?在这层面上,我们也就能想通为什么秦桧可以说动皇帝了。
岳飞真正的死因我认为是宋高宗赵构要杀他,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下面我就分析分析赵构为什么非要致岳飞为死地。
岳飞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略家,军事家,著名抗金名将。
岳飞的主要贡献就是收复失地和北伐,看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岳飞收复失地的时候和高宗的关系还是很好的,高宗在他每次胜仗之后都会给他升官加爵;但是开始北伐的,关系总是那么不融洽了,岳飞曾经有过豪言壮语说“我要直捣黄龙,迎回徽钦二帝”,在第四次北伐的时候,岳飞上书请求时已经没有再提迎回二帝,而史学家们多认为这一年(1137)年是高宗和岳飞矛盾开始加深的一年,也为岳飞后来的死埋下了伏笔。
高宗赵构,是在他父亲和哥哥(二帝)被金人俘虏去之后才登上皇位的,不然恐怕他这一辈子也只能是康王,不能体会那种杀伐决断于一手的***。从人的角度来讲,他是不希望父亲和哥哥(二帝)回来的,因为他不可能放弃手中权利,他们一回来不好处理。开始的时候岳飞收复失地他还是很开心的,因为一个皇帝有更多的臣民更多的国土可以极大的满足他的虚荣心,可是打着打着随着军队的扩充再让岳飞打下去真有可能收复中原,迎回二帝,这就在他心中笼罩了一层阴影,他想到的只有议和和杀岳飞。
有人说宋史里清楚的记载到“要想议和,必杀岳飞”(自己语言,文言就不摘抄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引子,金也怕岳飞,大家一拍即合。之后金送回了高宗生母和徽宗灵柩,而钦宗最终也没有魂归故土。可见高宗是确确实实不希望二帝回来,徽宗因为已死才被送回。
就这样,高宗在心里决定了岳飞必须死;就这样,岳飞就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死于风波亭;就这样,大宋王朝统一中原的最后机会也失去了。
痛哉岳飞,好在历史自有公道,千百年后后人依然铭记抗金名将-岳飞。
谢谢,一点点自己的认知。欢迎讨论,分享。
感谢邀请!其实我自己在开车的时候就喜欢听屠洪纲的那首《尽忠报国》,不由得想起了岳飞。在我们很小的时候都听爷爷奶奶给我们讲过岳母刺字的故事。岳飞是中国古代治军的楷模,“岳家军”成为一时的典范。他虽然没有军事论著传世,但从其散见于史书篇牍中的论述和军事实践,可看出岳飞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前人在总结岳飞的治军思想时指出有六个方面:贵精不贵多;谨训习;赏罚公正;号令严明;严肃纪律;同甘苦。
岳飞电视剧照(图片来自互联网)
图片来自互联网
那么我们的抗金名将岳飞是怎么惨死风波亭的呢?历史真相又是什么呢?1141 年,宋高宗解除了岳飞、韩世忠等人的兵权,与金讲和。秦桧等人为彻底实现控制军队和压制主战派的目的,更是加紧筹划陷害岳飞的罪恶行动。这年十月,岳飞、岳云被骗入狱。十二月,宋高宗、秦桧终于以“莫须有”的罪名,在风波亭中毒杀了岳飞。一代名将陨落.那么岳飞的死是秦桧造成的吗?人们就想到了杭州岳王庙内岳飞墓前的那一对。其实,历史上秦桧夫妇跪像有成百上千对,尚存的至少还有七对:浙江·江苏·湖北·河南等地的岳王庙。
宋廷 在对武将压制的同时,又一向加以优渥待遇。正一品宰相料钱每月300贯,从二品的节度使却有400贯;节度使的公用钱更惊人,每月3000贯至一万贯,而岳飞建节两镇,月薪至少万贯无疑。自高宗南渡,财政拮据,官员的俸禄只支1/3到2/3,“唯统兵官依旧全支”,这无疑也激发了岳飞效忠的决心。 高薪养兵的用意,在于使之乐于享受,而无政治野心。岳飞本人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两镇节度使,岳飞曾经说过自宋以来除了高祖皇帝这么年轻就是两镇节度使了,显然岳飞本人有点飘飘然的,这话让皇帝听了会不会觉得岳飞会反呢?
岳飞的悲剧在于:他身居高位,但性格刚正清廉,对政治简直毫无头脑。他忠诚正直的一面曾使他成为高宗最欣赏的将领(南宋初年,岳飞是提升最快的大将),岳家军***正式改为神武后军,高宗亲笔题写“精忠岳飞”战旗,赐白银2000两犒赏,以笼络其心。后来岳飞眼看收复失地无望,表现得极为愤恨,称病3个月,不肯复职,遭到李若虚严厉责备:“是欲反耶?……若坚执不从,朝廷岂不疑宣抚?这显然皇帝还是和岳飞有个蜜月期的嘛,不然这么年轻就提升这么快。
1137年秋又上书建议立皇储,遭高宗训斥,下朝后面如土色;1138年,再提增兵,反对议和,这更触犯高宗忌讳。本来皇帝没有生育能力,经常提这事皇帝的心理已经起了杀心,再说立太子说大了是国事,说小了还是人家赵家的家事。
宋高宗下12道金牌催岳飞才召回,谁是皇帝也不能容忍。这说明岳飞有很大的性格缺陷,有时候太任性,不知道组织上的想法,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情商太低,难怪要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之!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mansandhaikus.com/post/8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