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猪饲养管理中需要注意哪些疾病?如何预防?
保育猪是指仔猪断奶后在保育舍内饲养的猪,即从离开产房开始迁出保育舍为止,一般在21―70日龄。
保育猪的生理特点:
1、抗寒能力差:因为刚断奶的仔猪刚离开母猪,***食量下降、对新环境的恐惧等,会产生严重的应激反应。造成了断奶仔猪易发生腹泻的原因之一。
2、生长发育快:这期间的仔猪的食欲特别旺盛,常出现抢食和贪食的现象,若是管理得当仔猪生长迅速。
3、对疾病易感:由于断奶后失去母源抗体的保护,而自身的免疫能力未建立或不健全,从而就会受到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流行性腹泻等十分易感,甚至暴发。
保育猪在断奶后至70日龄期间,仔猪离开母猪会造成相应应激,包括环境、温度、光线等的影响会造成小猪的食欲下降,甚至好几天不食。
仔猪在断奶后在应激反应下,保育仔猪会出现消廋。离开母源抗体的保护,仔猪抵抗力下降,免疫力降低,就会出现蓝耳、圆环、在伪狂犬、流行性腹泻的侵害。所以提高仔猪免疫,减少猪只应激起我们生产效率管理好保育的重要关节。如何预防来管理好保育猪环节是关键。
如何对保育猪的技术管理:
1、每天进入猪舍先快速检查一遍所有猪只,看看是否有异常并及时处理。
2、多观察小猪的***食情况,确保仔猪发现并摄入饲料,仔猪断奶后7天实行***饲喂,由于刚离开母猪会不食,2―3天又因饥饿而猛吃,造成消化不良,引起腹泻。
3、保持安静环境,光线不暗也不太强,由于离开母猪,因为一点动静小猪都及其敏感,不能安静的***食或休息而受应激。
4、饲料的营养和适宜温度
选择优质有营养的饲料,注意仔猪断奶前乳猪料和后的保育料的过渡,以免影响***食和营养应激,引起腹泻。
要保证适宜温度,保持空气的新鲜,水的充足。
5、药物预防,在保育猪的饮水中加入电解质和多维,缓解应激。
6、免疫预防,尽量避免在断奶后一周进行免疫,一般第二周开始免疫接种。在保育期满最后一周进行驱虫。
为了净化母猪的带***对仔猪的影响和对提高仔猪免疫力,对母猪和仔猪的免疫建议:
仔猪断奶后的常见高发病是猪圆环***病,副猪嗜血杆菌病,慢性猪瘟,和猪伪狂犬。
这几种病在保育阶段多发,而且常常以混合感染的形式发病,导致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确实让人头疼。
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建议做好以下几点防控措施。
1.选择一款利于仔猪好消化吸收的开口料,50日龄后建议在换保育料,断奶拉稀会降低猪的免疫,在腹泻这方面,给猪提供更优质的日粮确保不出现拉稀腹泻为上策。
2. 一定给母猪群和仔猪群做好基础免疫工作,三大疫苗一定要确保做到免疫成功,三大免疫分别是,猪瘟,伪狂犬,圆环。
3.关于保育猪的喂养方式,建议少量多餐,做到你下次喂料时,小猪有饥饿感会追着你手中的料勺,千万不能喂太多。
4.很多疾病都因为应激产生,如果温度不合理,仔猪怕冷,很容易着凉感冒,注意圈舍温度是保育猪饲养管理的重点部分。
5.保育猪群中一旦出现发病猪,如发热,吃料不佳,精神差,腹泻,应立即隔离,仔猪抵抗能力差,对***细菌的抗病能力很弱,第一时间隔离发病猪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传播,减少养殖损失。
6.仔猪在断奶当天可以适当加点预防***物,连续加10天后,可以再进行猪瘟二次免疫。
7.仔猪体质差,对圈舍的病原及细菌抵抗力差,所以在圈舍消毒要交叉使用消毒液,可减少病原耐药性的产生。
谢谢邀请!猪在养殖过程中保育阶段死亡率是最高的。在保育阶段都有哪些疾病呢?我先说下保育猪经常发生的[_a***_]:拉稀,消瘦,背毛粗乱,发烧,咳嗽,喘气。引起这症状的病具体分析如下:
1.肠炎:主要是小猪肠胃功能不健全消化不良引起的,在料中添加益生菌和健胃消食的中药基本上保证不发生腹泻。
2.圆环蓝耳:这些病主要引起免疫抑制,多系统衰竭消瘦。这些病在哺乳期做疫苗防疫,同时断奶后在料中添加提免抗***药保健。
3.感冒:感冒主要引起发烧,咳嗽等,感冒控制好温度,平时添加小柴胡等药物都可以预防。
4.呼吸道病:主要是咳嗽喘气,这个病死亡率非常高。在料中添加替米,多西,麻杏石甘散等呼吸道药物预防。
5.副猪嗜血杆菌:这个病目前在猪场普遍存在并且死亡率非常高。这个病是一个条件病,条件合适就会发病。防这个病要①防好圆环蓝耳;②卫生,温湿度等硬件做好;③料中添加恩诺和氨苄西林预防。
6.伪狂犬:伪狂犬近几年发病率一直很高,一定要做好疫苗,一定要免疫最少3次,二免三免不低于两头份。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猪冬季常见病及防治?
1.小猪拉稀
在冬季,小猪最容易出现拉稀,因为天气温度很低,地面很凉,小猪平时都需要一直在地上活动和睡觉,这样很容易导致小猪因着凉而出现拉稀。所以我们要给小猪做好保暖,还要使用:利克太保,来治疗小猪拉稀。因为它里面含杨树花、马齿苋、白头翁等多种中药,是专门治疗和预防小猪发生的各种腹泻。
2.猪咳嗽喘气:
在冬季,最容易导致猪整群出现咳嗽、喘气,都是因为天气太冷所造成的,而且传染性很快,发病率高,只要有一头发病,很有可能会感染整***病。所以当猪出现咳嗽或喘气时,我们应该及时治疗,建议使用:蓝圆非太保+替米考星+盐酸多西环素,它可以清热解毒、止咳平喘,专门治疗猪因各种原因而发生咳嗽喘气病。
3.猪口蹄疫病:
猪口蹄疫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冬季,天气冷的时候。会导致猪的四肢、口鼻出现水泡的症状,如果处理不及时,水泡会出现溃烂、化脓,甚至会传染整个猪群,虽然该病传染性强,但死亡率低。我们可以在猪出现水泡或溃烂的地方进行消毒,同时使用:银黄太保,来治疗猪口蹄疫病。因为它对猪常见的疱疹、嘴烂、蹄烂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猪得了口蹄疫,怎么预防和治疗?
口蹄疫属于一种烈性病毒性传染病,暂时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案,所以口蹄疫应对预防有足够的重视。
一、口蹄疫的预防
目前口蹄疫疫苗的防控效果比较理想,有******购的O型口蹄疫疫苗,也有商品苗中A型和O型的双价苗。目前O型和A型口蹄疫***都会流行,所以大家要选用二价苗。
当猪场周围流行口蹄疫疫情时就需要通过生物安全和药物进行预防。
- 1、尽量禁止外界往来,不卖猪,不走访猪场,同时加强消毒,做好生物安全工作。
- 2、在预防口蹄疫方面有效的药物包括中药提取物:黄芪多糖粉、板蓝根颗粒,中药粉散剂:扶正解毒散、补中益气散。还可搭配氨基多维,提高猪群的抗应激能力。
二、口蹄疫的治疗
口蹄疫的治疗虽说没有特效药物,但可利用中医的扶正祛邪的理论针对症状进行缓解:
- 1、饮水给药。猪群感染口蹄疫后因为发烧和蹄部疼痛***食量会很大下降,所以一定要***用饮水给药方式。一吨水中添加黄芪多糖粉400g+板蓝根颗粒1000g+氨基多维1000g+20公斤葡萄糖粉。
- 2、拌料给药。拌料给药主要是为了防止猪群的激发感染,可在每吨饲料中加入1公斤阿莫西林。
- 3、外伤处理。养殖户用人药六神丸化成水涂擦病猪蹄部,可以有效缩短病猪的恢复时间,防止病猪的急性心肌炎死亡。
文/果然悠
图片/来源于网络
猪口蹄役的预防和治疗?
未发生口蹄疫时的措施:
①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保持畜舍、畜栏的清洁、卫生;粪便及时清除;定期用2%苛性钠对全场及用具进行消毒;
②加强检疫制度,保证畜群健康。不从病区引购畜只,不把病畜只引进畜只场。为防止疫病传播,严禁羊、猪、猫、犬混养;
③定期接种口蹄疫疫苗。
猪的不同阶段,该重点预防哪些疾病?如何进行饲养防控?
猪的品种质量关系到生产性能的好坏,因此,猪种的选择至关重重。
1:猪种的选择要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要选择体质结实,四肢健状,出肉率高,肉质性能好,生长期短,省饲料,不挑食,疫病抵抗力强的种猪。
2:适应性广。一般能在当地买到优良品种,尽量选择当地;因为外地购买的种猪有时候不见得适合当地养殖。因此,当地品种适应性强。
营养搭配。精饲料与粗饲料要合理搭配,掌握营养平衡。
1:像谷物性饲料(玉米、高粱、大麦等),其粗蛋白、粗纤维含量低,富含多种蛋白质和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是家畜的良好能量饲料。在饲喂中应控制在50%以下,否则易引起猪胃生病。
2:各种粮食加工的副产品,如豆饼、酒槽、麦麸、葵花饼等也属于能量饲料,因此,适当的添加能增进猪的食 欲,又减少了饲料成本。
3:适当的添加一些矿物质饲料。如加入钙、磷、钾、钠等微量元素,可使猪骨骼健状,平衡酸碱,提高免疫力,增进食欲,生长加快。
4:饲喂方式要合理,尤其是饲喂量与饲喂次数;要定时定量,形成良好的喂养方式,以提高饲料的消化率与利用率。
5:保证饲料品质,饮用清洁水。
6:夏季防暑,冬季防寒,注意卫生,保持干燥,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疫病的防治。
1:防止外来疫病的传入。
不从疫情区引种,进入养殖场的人员、车辆、饲料严格消毒。
2:养殖场地及饲料槽等要定时消毒。
3:定时给猪注射疫苗、驱虫吃药。
4:粪便及时清理,保持清洁干净。
5:病死猪及时无害化处理。
6:发现生病猪及时隔离,以兔扩大传染。
总结,重点抓住以上几条的综合喂养与防控技术,一般疫病的传染率均有所降低。
现在做养殖的朋友不少 真正做的好的也有不少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 特别是前段时间的利奇马 就对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所以每一步都要考虑稳妥
真正都做到并不容易 而只有认真执行的养殖户朋友,才能将猪的育肥工作真正做好
养猪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率相对较低的行业。近年来国家对养猪行业的扶持逐年加大,许多养殖户纷纷扩建猪舍,也有很多投资者从其他行业转入到这一行业。这些人由于对规模养殖相对缺乏了解,在猪场建设时考虑不全,造成猪场投产后存在诸多问题,如生物安全、生产效率、环保与污水处理等
卫生与消毒:每天清扫舍内走廊、床面和清除粪便2次;每周舍内及走廊用效消毒液带猪喷雾消毒2次,人员出入猪舍必须经过门前消毒池。
在不一样的猪场里的猪到达猪场以后不可以立刻的就进行混群的饲养。要按照猪的体重大小、在根据栏舍里的面积在进行分群分栏的喂养。种猪在转入的时候要少喂饲料或者是不喂饲料,供水的量也要有所控制,避免有暴饮暴食的情况出现。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也欢迎你关注我 我会定期分享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mansandhaikus.com/post/8618.html